课件编号6461222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 简单的统计活动 西师大版

日期:2024-06-24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257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 cover
第2课时 简单的统计活动(二)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第六册第 89页的例2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运用不同的统计方法,如画“正”字、举手等方法,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体会统计方法的简洁性。会用统计表或统计图的方式展现统计的结果。 2.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3.在活动中,经历思考、交流、讨论的过程,学会有序地思考和观察,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运用不同的统计方法,如画“正”字、举手等方法,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体会统计方法的简洁性。 【教学难点】 尝试运用统计方法,经历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 【教学准备】 单元情境图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统计”,你能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统计? (板书:生活中需要统计) 小黑板或课件出示统计表,学生在题单上绘制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完成下面的问题。 小明家超市买水果的数量统计表 种类 桃子 苹果 梨 合计 千克数 5 4 8 小明家超市买水果的数量统计图 一格表示多少? 从统计图上可以看出,谁最多,谁最少? 你还能根据统计图提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抽学生汇报结果。 教师小结:统计表和统计图都能直观地表示数据的多少。统计图中的一格表示1个单位。条形统计图能直观的反映出谁多谁少。 二、教学新课 (一)自主选择统计方法,经历统计过程 教师板书:简单的统计活动(二) 出示活动要求:统计本小组同学的年龄情况。 引导学生交流,统计小组同学的年龄情况,可以怎样统计呢? 预设学生回答:举手统计法、画勾法、符号法…… 教师小结:在统计时,需要选择统计的方法,便于数据的收集。(板书:选择统计方法)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完成数据的统计。每个小组自行确定统计的方法。 教师每小组发一张题单,题单上有小组年龄情况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小组合作要求: (1)确定小组长和记录员; (2)每个小组先商量统计数据的方法; (3)开展数据的统计; (4)每个小组将本组的年龄情况用统计表或统计图表示。 学生分小组开展活动,教师巡视观察、指导。 交流汇报,分享统计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听各小组的方法,并同本小组的方法进行比较,评价各种方法的优劣。 预设学生的方法有: 方法1:画勾的办法,某同学是几岁,就在这个年龄的那一栏画一个勾。最后,在汇总人数。 方法2:举手的办法,8岁的举手,有4个;9岁的举手,有4个,10岁的举手,有2个。 方法3:站堆堆。8岁的站一堆,9岁的站一堆,10岁的站一堆。然后把数据记下来。 方法4:画“正”字的方法,让同学报年龄,如果是8岁,就在8岁那一栏画“正”字的一笔。 让学生自主发言、评价。在汇报的这些方法中,你觉得哪种方法最简洁,最方便统计,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在数学上,常常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其他的方法都能统计,但是,有些方法在数量较多时,就显得不够方便了。 教师提问:在统计的过程中,能不能一个人举两次手?为什么? 抽生说明理由。 教师提问:怎样知道统计数量是否正确?有什么检验的方法? 引导学生体会:在统计时,用同一种方法统计,每人都只能统计一次,不能重复。最后,可以通过累计总人数检验是否有人漏掉。 教师小结:运用统计方法,可以快速、准确的收集数据。(板书:收集、整理数据) (二)分析统计数据,提出数学问题 1.小组活动 (1)根据本组的统计图或统计表,说一说本组同学的年龄情况。 (2)根据统计图或统计表,提出数学问题,并在小组内完成。 展示汇报:以小组为单位,展示统计图或统计表,并介绍本组的年龄情况;再结合图或表提出数学问题。 2.创设情境,尝试预测 教师提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