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2、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1、观察和描述几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2、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研究溶解与不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 观察、比较、描述食盐、沙和面粉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与不溶解。 教学难点: 1、比较食盐、沙和面粉在水中的变化有哪些异同。 2、过滤实验的规范操作。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示范指导,多体辅助,适当讲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装水烧杯,玻璃棒,袋盐,过滤装置。 为小组准备:装水烧杯,食盐、沙、面粉,玻璃棒,滤纸,过滤装置。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来欣赏一个《驴子过河》动画视频,思考问题“河水真的有魔力吗,能使盐变轻了?盐到底到哪里去了呢”(消失了,看不见,没有了) 像食盐、味精这样在水中看不见的过程,我们就说食盐、味精在水中溶解了。 板书:溶解(字稍大一点) 二、比较、观察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发现溶解特征。 是不是所有的物质,放进水中就看不见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验证一下。 1、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我们熟悉的食盐,还有沙子,大家请看,能说说它们是什么样的吗?(颗粒状) 2、接下来,我们就把食盐和沙子分别倒入两个装有清水的烧杯中,看看它们的颗粒有什么变化?然后,我们再用玻璃棒搅拌一下,再看看。(注意:玻璃棒用过一次后一定要擦干后,才能再次使用。)我们来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观察的最仔细。(教师巡视) 3、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说说,你观察到了食盐的颗粒在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食盐在水中看不见颗粒了,我们就用ⅹ号表示。 那沙呢?(能看见。)沙的颗粒在水中能看见,我们就用√表示。 像沙粒在水中沉下去的过程,我们就称为沉淀,沙在水中出现了沉淀。) 食盐在水中没有沉淀?(没有) 4、小结:(指板书)食盐在水中看不见了,也没有沉淀出现,食盐在水中是溶解的,那沙呢?(在水中能看见颗粒,有沉淀出现,是不溶解。)啊,原来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谁可以再补充完整?(水还不能溶解一些物质) 判断物质在水中溶解还是不溶解,有几个标准了?(2个)哪两个(能不能看见颗粒,有没有沉淀出现)还能不能有第三个标准呢? 三、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深入探究。 1、老师今天还带来了面粉,它能不能溶解在水里呢?你们猜猜看。 2、面粉在水中是溶解还是不溶解,同学们产生了不同看法,我们必须验证一下了。老师为每一组都准备了面粉。我们先把面粉倒入水中,观察一下有什么变化,然后搅拌一下再看看,我们还可以把烧杯举起来,对着光观察。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有更多的发现。孩子们开始吧。(老师巡视指导) 3、谁愿意说说,面粉在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4、为了进一步证明,面粉在水中是不溶解的,我们把它们混合物中的面粉和水分离出来,好不好? 四、过滤混合物,促进溶解概念的提升。 1、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把已经混合在一起的面粉和水分离呢? 2、今天老师就推荐一种分离装置:过滤装置 介绍简单的过滤装置(滤纸的作用) 3、由于过滤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而我们的课堂时间有限,每个小组,同时过滤三种混合物,孩子们,老师注意到,你们在过滤时遇到了很多的问题。谁说说,你们小组遇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这样?怎么解决呢? 4、教师看到过滤完成后,请同学们坐好。现在我们就把滤纸拿出来,打开,看看滤纸上有什么? 谁来说说结果? 5、小结:原来判断物质在水中是溶解还是不溶解有两个标准,现在有几个标准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