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466069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4画家林风眠 浙美版

日期:2025-11-26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7次 大小:87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画家,林风
  • cover
画家林风眠 教材分析 该文本选自浙江人民美术-出卷网-《美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林风眠是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他的彩墨画作品别具一格,具有”东方神韵、西方格调”的美誉。林风眠自己在绘画创作时力图站在中西方之间,根据自己的个性,将西方现代艺术尤其是构成艺术的精华引进自己的画面之中。他吸收了西方素描的明暗及光影,和西方油画里的色彩、笔触和肌理,并把这些运用到其画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画家林风眠及其作品的艺术特色,初步学习林风眠构图的表现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欣赏、递进式体验感知作品的独特构图方式,尝试三角形构图、水平线构图和均衡式构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画家的人格魅力和坚持不懈的艺术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林风眠作品的构图特点。 【教学难点】三角形构图与水平线构图的应用与物品均衡性的摆放。 【学生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大多在11~12岁,正处在学龄中期。学生的思维以抽象思维为主导形态,但具体形象仍在思维中占有重要位置。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愿意接触和尝试。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了解林风眠作品的艺术特色,感受画家的艺术魅力。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2)游戏激趣法 3)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课件、彩色笔。白纸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新课导维 师:有一个人,被称为中国现代画坛杰出的艺术大师,开创了彩墨画(红颜色突出)的新纪元,至今仍极深远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辈画家。猜一猜,他是谁? 师:画家林风眠,你还知道关于他的其他信息吗 (二)介绍生平、欣赏发现 师:自幼喜爱绘画,19岁赴法国勤工俭学。1925年回国后出任北平艺专校长。擅长侍女、花卉、芦雁等题材 师:林风眠1900年出生,那1925年他是几岁呀。 师:他25岁就当上了艺专的校长,你们说他厉害吗? 师:为什么林风眠的画那么有名?在探索林风眠画的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来说一说,方形和圆形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板书:方形稳定 圆形柔和) 师:那同学们来想像一下,如果把方和圆放在一起,那是什么样的感觉。我们先不着急给出答案,先跟老师来玩一个游戏“大家来找茬”。 师:左边这幅是林风眠的向日葵。右边第一幅是徐悲鸿的八骏图 。右边第二幅是我国著名的画家吴冠中先生的油画作品《长江》。老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两幅图与林风眠的向日葵有什么最大的不同点呢?正方形(板书) 师:(播放林风眠静物画多张)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林风眠的静物画好像都是正方形的?哪个同学说说看,他选用这种图画纸的形式好像有什么好处?他几乎不画别的形状的哦,他的图画纸裁得这么一刀,(手演示这么厚厚的一叠),有什么好处?恩,说说看。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方形的跟老长的有什么不一样?啊?哦它这个方形可以让他这个的主体物比较的集中你能找找画的里面还有什么形状吗?有同学发现圆形了,他的画里不仅有方形还有圆形,我们再来看看他的其他画作。 师:哪里是方形,哪里是圆形? 师:圆形的盘子放在了方形的桌布上,方形的桌布由放在了圆形的桌子上,圆形的桌子后面还有方形的窗户呢,方形和圆形层层叠叠,既稳定又富于变化. (三)教师引导,理解构图 师:看看我们发现的是不是一个规律呀。各种花瓶、花朵、花簇、盘、杯、盆等等,均为圆形;窗子、窗帘、、方桌、台布和墙壁等,多为方形。画中方方圆圆,都经过精心安排,我们把这种安排叫做构图。 师:把需要画的东西,如何摆放在画面上,以达到最好的效果。我们都知道林风眠从国外留学回来,他从国外学到了哪些构图知识呢? 师: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两种西方绘画常见的构图方式。这一张是西方大师塞尚的静物画作品,他的配色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他的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