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46704

地理:中图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学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7次 大小:163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地理,世界,学案,降水,温和,一节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章 多样的世界气候 第一节 世界的气温的降水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降水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 2、利用有关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并分析气温变化规律。 3了解引起世界气温和降水地区差异的因素。 4、通过回顾中国的气候,使学生明确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5、利用世界主要城市的天气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引导学生比较气温和降水的差异。 6、指导学生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降水分布图,对比一月、七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分析气候的影响因素。 7、培养学生利用资料分析气候现象的技能,使学生了解自然地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研究方法,科学地解释气候现象。 二、教学重点: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三、教学难点:利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分析气温的变化规律。 四、教学方法:讨论、读图法、讲述法、问题法。 五、课时安排:2个课时。 六、教具:世界气温、降水分布图、地球仪。 七、板书: 1、 世界的气温 1、 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和地形 2、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南、北半球气温从低纬度向两极逐渐降低。 暖流流经的地区温度高,寒流流经的地区温度低。 山脚的温度高,山顶的温度低。 2、 世界的降水 1、 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和地形 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师:每天晚上7点整,大家一般都收看中央电视台权威新闻节目――新闻联播。在新闻联播之后,会有一个观众都比较关注的节目是什么? 生:学生回答。(天气预报) 师:那我们是否听说过有气候预报呢?根据大家以前学过的中国地理知识,谁来解释一下天所和气候的区别? 生:思考回答。(天气是短时间、易变的大气状况,而气候是长时间的、较为稳定的大气状况。) 承转:衡量气候的两个重要因素是什么呢?每天我们会说今天天气热不热?指的是什么?如果说今天会不会下雨?指的是什么?气候的两个重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我们这一节学习的内容就是世界的气温和降水。首选我们来分析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讲授新课 师:今天我们的学习方式是“问题式学习”方法。 展示:问题式学习方法。 师:问题式学习方法也就是老师精心准备了一些问题,同学们能够阅读相关资料,逐个击破,就达到了本堂课的学习任务。请大家打开课本23页阅读图B。大家看到这幅图上有一些红色的曲线。 生:学生读图。 师:这些红色的曲线代表的是等温线。何谓等温线?等温线就是将气温相同的地点连结起来的曲线。等温线之间的间隔根据需要而定。这幅图上等温线之间间隔为什么? 生:学生回答。 师:世界气温分布以赤道为中心,向南北两侧有什么规律? 生:思考回答。(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总结:这是世界气温分布的第一个规律。 师:气温分布呈现这种规律的原因是什么? 生:思考回答。(有的同学能想到是热量分布不均匀,继续提醒导致热量均匀的原因,学生基本可以想到是太阳辐射。) 总结:地面的主要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而太阳辐射在各个纬度范围是分布不均匀的。太阳直射点范围内得到的能量多,而非太阳直射点得到的太阳辐射要少。请大家看如下实验。 演示:手电筒垂直射到桌面和斜射到桌面上,桌面受光面积有差异。解释辐射在各个纬度分布不均匀的原因。 师:读地图册12、13页。1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上等温线与纬线平行吗?7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上等温线与纬线平行吗?南、北半球的等温线哪一个比较平直?为什么? 展示:用挂图 生:学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