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多选)关于折射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n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入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B.根据=n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折射角的正弦成反比 C.根据n=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介质中的光速成反比 D.同一频率的光由第一种介质进入第二种介质时,折射率与波长成反比 【解析】 介质的折射率是由介质本身和入射光的频率共同决定,与入射角正弦,折射角正弦没有必然联系,A、B均错;由n=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介质中的光速成反比,C正确;由v=λf,v=可得:=nλ,因光的频率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不变,所以折射率与波长成反比,D正确. 【答案】 CD 2.(多选)光从某种玻璃中射向空气,入射角i从零开始增大到某一值的过程中,折射角γ也随之增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值i/γ不变 B.比值sin i/sin γ是一个大于1的常数 C.比值sin i/sin γ不变 D.比值sin i/sin γ是一个小于1的常数 【解析】 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玻璃的折射率n=>1,且不变,因此C、D正确. 【答案】 CD 3.(多选)由于覆盖着地球表面的大气,越接近地表面越稠密,折射率也越大,远处的星光经过大气层斜射向地面时要发生偏折,使我们看到的星星的位置,与实际位置间存在差距,这种效应叫做蒙气差。以下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夜晚,我们看到南半天星星的位置,要比它实际的位置高一些 B.夜晚,我们看到南半天星星的位置,要比它实际的位置低一些 C.这种光现象中的“蒙气差”效应,越是接近地平线就越明显 D.这种光现象中的“蒙气差”效应,越是接近地平线就越不明显 【解析】 因越接近地表面大气的折射率也越大,南半天星星发出的光线经大气折射后偏向地球(如图),且越是接近地平线偏折越明显.故A、C正确. 【答案】 AC 4.如图所示,井口大小和深度相同的两口井,一口是枯井,一口是水井(水面在井口之下),两井底部中间位置各有一只青蛙,则( ) A.水井中的青蛙觉得井口大些,晴天的夜晚,水井中的青蛙能看到更多的星星 B.枯井中的青蛙觉得井口大些,晴天的夜晚,水井中的青蛙能看到更多的星星 C.水井中的青蛙觉得井口小些,晴天的夜晚,枯井中的青蛙能看到更多的星星 D.两只青蛙觉得井口一样大,晴天的夜晚,水井中的青蛙能看到更多的星星 【解析】 这是一道典型的视野问题,解决视野问题关键是如何确定边界光线,是谁约束了视野等.如本题中由于井口边沿的约束,而不能看到更大的范围,据此根据边界作出边界光线如图所示. 由图可看出①α>γ,所以水井中的青蛙觉得井口小些;②β>α,所以水井中的青蛙可看到更多的星星,故选项B正确,A、C、D错误. 【答案】 B 5.一束光由空气射入某种介质,当入射角和界面的夹角为30°时,折射光线恰好与反射光线垂直,则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光速为c)( ) A.c B. C.c D.c 【解析】 依题意知,入射角i=60°,折射角γ=30°, 所以n==,解得v=c,D正确. 【答案】 D 6.(多选)如图所示,一玻璃柱体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细的单色光束从空气射向柱体的O点(半圆的圆心),产生反射光束1和折射光束2.已知玻璃折射率为,入射角为45°(相应的折射角为24°).现保持入射光不变,将半圆柱绕O点在图示平面内顺时针转过15°,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 A.光束1转过15° B.光束1转过30° C.光束2转过的角度小于15° D.光束2转过的角度大于15° 【解析】 转动前,光束1(反射光)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为A=45°×2=90°,光束2(折射光)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为B=45°+90°+(90°-24°)=201°. 转动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 A′=60°×2=120°, 据折射定律,=,得γ=30°,则折射光与入射光间的夹角为 B′=60°+90°+(90°-3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