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472672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6单元 第2章 第3节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第2课时)教案

日期:2024-06-01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0次 大小:12492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八年级,2课时,循环,物质,能量,流动
  • cover
能量流动和物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以碳循环为例认识物质循环的过程及特点。(重点) 2、说出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过程及特点。(难点)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教学方法: “能量的流动和物质的循环” 是初中生物教学的传统内容,集合了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研究方法为一体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集重点和难点为一体的一个部分。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又能进一步理解能量的流动,同时提升对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关系的实质性的认识。 为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选择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作为本课的总体设计。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学法指导: (1)、学生课前预习。 (2)、课堂交流:师生交流,学生学会在教师引导下归纳总结知识点。? (3)、小组合作:上课之前学生按事先分组,进行合作交流活动。 (4)、小组交流: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分析选择,培养综合能力。? 课前准备:课件制作 安排课前预习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 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3分钟 课件出示复习思考题: 能量的的源头,相关的生理过程,能量的转换形式? 能量传递的途径,形式? 能量流动的特点? 学生回忆回答:能量流动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太阳等(注意答案要规范) 复习旧知,强化知识,为新知铺垫。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4分钟 太阳的能量可以源源不断的输入生态系统,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却多数由地球提供的。让学生讨论:为什么维持生态系统所需的大量物质,例如水、氮、碳等许多其他物质,亿万年来却没有被生命活动所耗尽? (引导同学积极思考物质循环) 第三节 能量的流动和物质的循环(二)(板书) 学生思考,讨论 激发学习新知的兴趣 由学生可能的回答引导,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 2分钟 提出问题 碳在生态系统中存在形式? 生物圈中碳是如何循环的? 你还知道哪些物质在生物圈中的循环过程? (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做出合适的假设) 学生讨论 学生猜测后回答: 二氧化碳、含碳的化合物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水、氮等的循环 学生分析讨论后回答: 碳酸盐、煤和石油 含碳的有机物 根据老师的要求独立写出公式然后交流改正并思考提出的问题 1公式: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呼吸作用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2、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圈,通过呼吸作用回到自然界 3、碳可以循环 学习小组共同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交流: 动植物的遗体亿万年的变化 燃烧放出大量二氧化碳 学生动手画图 然后针对画图展开 小组内交流 小组间交流 看图注意每个环节每个箭头分别代表那种成分,那个生理过程。 观察老师出示的图片,查找自己在画图时做的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 及时改正。 学生思考填空 C生产者 有机物 消费者 分解者 光合作用 分解作用 等 思考二氧化碳增多对环境的影响 学生回答: 温室效应 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等 植树造林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等 学生回答: 各学习小组展示收集的相关资料 水循环 氮循环 小组讨论之后由小组代表回答: 1、循环的特点:周而复始 2、物质循环的概念: 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的过程。 3、南极无人常驻在企鹅的体内发现DDT说明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小组代表回答: 1、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物质循环周而复始 2、密切相关、不可分割 比较老师出示的图表和自己总结的有哪些不同留意自己没想到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