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过程与方法:1、能够用画图的方法,直观的表现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关系。2、能够反复对自己的绘图作出修改、完善,掌握画图的方法。3、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2、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3、 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认识,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教学重点 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教学难点 能够用画图的方法,直观的表现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记得全民健身的口号吗? 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 师:今天我们就先来运动一下,请你跟我一起做,准备好了吗? 生:我就跟你一起做。好了。 师:那么开始。(播放《健康歌》)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在跳舞的过程中,人体哪些部位参与活动了? 生:回答。腿、手、脚等 师:那么,我们回忆一下前面学习的内容,我们学习了人体的那些器官? 生:消化器官、运动器官、呼吸器官、循环器官。 师:喜欢跳绳吗?好;我们请两位同学来比赛。 在他们跳绳的过程中,那些器官工作了? 很好!在他们跳绳的过程中这些器官中的那些部位活动了? 二、人体的各种器官为我们运动提供什么帮助? 1、同学们:刚才 我们人体运动需要什么? 生:需要氧气、能量(营养)、水等物质, 2、这些物质进入体内,各个器官怎样互相协作把他们输送目的地的呢? 3、交流研讨,共享彼此的认识 生、氧气输送:肺、心之间联系 生、能量(营养)、水:消化器官、心之间联系。 4、你们能把这些器官的相互协调关系用图简单地绘制出来 吗? 5、怎么绘制?小组讨论一下 6、交流关系图绘制的基本方法: ●明确一个要表达的关系线索,提出初步的设想。 ●将这个关系线索中的元素提取出来,元素主要是以名词表现的,如心脏、氧气等。 ●逐个明确相邻两个元素的关系,主要是以表示动作、过程的词语表示,如帮助、运输、提供等。 ●将各个元素用圆圈或者其他图形表示出来,画入图中。 ●将各个元素间用线连接,用箭头表示相互之间的关系指向,在线上对此关系作简要描述。 三、学会绘制简单的图示 1、刚才老师用图示进行了描述,现在我们也用同样的方法把人体内的主要器官在人体活动过程中的联系绘下来。 2、学生活动:用比较复杂的图示和文字对人体主要器官之间的联系进行说明。 3、提醒:在画图的过程中,需要对各种联系进行反复思考,找到最适宜的表述方式。并适当对学生进行画图指导。 4、全班交流: (1)简单绘图 (2)寻找器官与器官之间的关系, (3)以此关系绘制新图。 5、将绘制的图进行展示,每组派代表上讲台展示并说明绘图思维。看看哪一小组思维最棒。 四、健康生活 1、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人体内各个器官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你们学会了吗?下面来接受老师的考验: ( )1.我们身体的各部分器官看似没有关系,实际上关系密切。 ( )2.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依靠身体各器官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 ( )3.我们完成肢体运动,需要骨骼、关节和肌肉协同工作。同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又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灵活。 ( )4.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要消耗大量氧气。经常运动,会增大我们的肺活量,获得更多氧气。 ( )5.运动时,心脏跳动次数会增加。经常运动,心脏会变强壮。 ( )6.运动量增加时,我们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和心跳次数都会增加。但是呼吸和心跳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