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47821

地理:1.1《人口再生产》教案(2)(旧人教版选修一)

日期:2025-04-2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156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地理,人口再生产,教案,人教,选修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1人口再生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人口再生产、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了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2.能力目标:能够阅读、分析人口与环境关系的统计图表、资料,判断人口再生产类型。3.情感目标:树立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科学人口观;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调查,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学重点】人口再生产的类型及其转变规律。【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以人口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主线,阅读图表,应用比较法,分析了解人口再生产类型与分布,并概括其特点。【教具准备】教材图1.1;表1.1、1.2、1.3、1.4【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授〕同学们,通过对高一地理的学习,我们已经对地理的一些基本原理、规律有了初步的了解,初步树立了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高中二年级我们将学习人口与环境、城市地域结构与规划、文化与文化景观、旅游活动和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等五部分内容,使同学们对地理知识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进一步理解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这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一部分内容。讲授新课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 (板书)〔讲授〕人口、环境是人类社会的最基本要素,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是人口地理的重要内容。一方面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即使是现代,人口数量的变化、素质的提高及人口迁移和分布的改变,仍然受到环境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人类在适应环境的同时,又以自身的行为影响和改变着环境。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生产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和改造日益增强。人口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我们将进一步探讨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我们先从一些基本概念入手,由浅入深,了解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基本内容。1.1 人口再生产(板书)一、人口再生产的类型及其转变1.人口再生产的概念(板书)〔讲授〕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体,是由不同年代出生、不同性别、有生命的个人所组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有新人出生,加入人口总体;又不断有人死亡,退出人口总体。人口内部的这种老一代陆续死亡,新一代不断出生,世代更替的过程,使人口总体不断地延续下去。这就是人口再生产。简言之,人口再生产就是人口的不断更替的过程。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人口再生产的类型不同,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决定了不同的人口再生产的类型。2. 人口再生产的类型及其转变(板书) 〔提问〕如何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回答〕出生率减死亡率就是人口自然增长率。〔讲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思考以下内容:(投影仪或多媒体放映以下问题和图形)(1)人口再生产的类型可分为哪几类?每一类有哪些特点?原因是什么?请列表比较。(2)读图1.1,说说人口再生产类型是如何转变的?学生活动分析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及其原因学生活动读课本表1.1(芬兰1785—1976年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分析芬兰人口再生产的变化情况及原因。教师归纳从上图可以看出: (1)转变前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2)转变开始,先从死亡率的快速下降开始,而这时的出生率基本不变;(3)死亡率进一步下降,出生率也开始明显下降;(4)死亡率下降到很低水平并稳定下来,而出生率也下降到一定水平并稳定下来,转变基本结束;(5)转变后阶段,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阶段。学生活动读课本第5页表1.4,绘出新中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并据此简单分析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人口再生产类型人口再生产转变的原因人口增长的变化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增长率原始型生产力水平低下,生存条件恶劣,战争频繁,人口死亡率高,人口数量速度十分缓慢极高极高极低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