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481940

性传染病 (课件 共30张PPT)

日期:2025-09-2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7713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传染病,课件,30张,PPT
  • cover
课件30张PPT。3.4 性传染病3.4.1 性传染病———可以防止的恶疾【性病概念】狭义概念———性病,以性行为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一类传染病。 广义概念———性传播疾病,指主要通过性接触、类似性行为及间接接触传播的一组传染性疾病,(Sexually Tranmitted Diseases,STD)。淋病、梅毒、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腹股沟淋巴肉芽肿、非淋菌性尿道炎、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滴虫病、生殖器念珠菌病、细菌性阴道炎、股癣、阴虱、疥疮、传染性软疣、甲型肝炎、乙型肝炎、志贺氏菌病、阿米巴病、艾滋病等。经典性性病 法定性病:1991年8月卫生部发布《性病防治管理办法》规定:淋病、非淋、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艾滋病8种列入性病监测范围。【流行病学】STD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一组常见的传染病,近20多年来逐渐呈现出流行范围扩大、发病年龄降低、无症状或轻微症状患者增多和耐药菌株数增多的趋势,已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公共健康问题,尤其是AIDS的全球肆虐,已经给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落后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损失。(1)传染源:性传播疾病患者、病原体携带者和含病原体的血液。 (2)传播途径:以性行为(性交)为主,其他途径也可以传播,如非性行为的直接接接触、间接接触、血液传染、胎盘传染、产道感染和医源性感染等。 (3)高危人群:妓女、采购员、司机、个体户等性生活混乱者。 (4)流行因素:社会制度、生活习惯、文化水平、医疗卫生条件等。【STD特点】(1)多种病原体致病; (2)传播途径以性行为为主; (3)传播不受自然因素干扰; (4)具有隐蔽性; (5)传播速度快; (6)流行范围广泛; (7)危害性大; (8)有明确的高危人群; (9)具有隐性病程和复发; (10)临床表现复杂多样。【STD防治】STD既是医学问题又是社会问题。防治难度很大。目前形成以宣传教育为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防治策略,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防治局面正在形成。要完善法律保障、重视宣传教育、规范疫情报告、加强行为干预。【STD医学治疗原则】(1)病因治疗; (2)按方案治疗; (3)彻底治愈; (4)治疗性伴侣; (5)愈合观察; (6)重复治疗。预防胜于治疗避免染上性传染病的最好方法就是———洁身自爱3.4.2 艾滋病艾滋病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进行性地损害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体抵抗力逐渐下降,从而容易引起以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病死率极高,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什么是艾滋病 病毒感染淋巴细胞 艾滋病病毒全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为淋巴细胞致病性逆转录病毒,主要存在于血液、精液及宫颈分泌物中。尿液、唾液、泪液和乳汁等分泌物中也可查到。HIV在体外生存力不强,煮沸可灭活,一般消毒剂,如0.3%“84”液、0.3%次氯酸钠液、0.3%过氧乙酸液等均能使其灭活。病人和带病毒者是主要传染源。HIV感染后可成为携带者,也可进一步转为病人。性接触传播,是本病的重要传播途径,多数为同性恋者,异性间性关系混乱者传播机会多。血液传播,主要是带HIV病原的各种血液制品,如血液、血浆、凝血因子等输入体内感染发病,另外,HIV携带者或病人微量血液污染的注射器、针头、针灸针等也可传播此病。母婴传播是带有HIV的母亲,通过胎盘、产道或其他体液,以及母乳传染给婴儿。发病人群主要在性活动旺盛年龄。HIV经破损的皮肤、粘膜或注射途径以及母婴垂直传播进入人体后,主要侵犯T淋巴细胞,破坏正常免疫功能并发条件致病性微生物感染,造成多脏器受损。 个人预防艾滋病七项注意 1.洁身自爱,不性乱; 2.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