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482694

河南省正阳高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素质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5-0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1次 大小:2812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河南省,素质,Word,试题,语文,检测
  • cover
河南省正阳高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素质检测 语 文 试 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汉语博大精深、自成一体,在表达上有简洁、生动、意蕴深长的特点。不说古诗词,单说日常用语就是如此。比如,单就一个“笑”字,就有前仰后合的大笑、勉为其难的苦笑、忍俊不禁的微笑、尖酸刻薄的嘲笑等区分,仅形容笑声就有“哈哈”“嘻嘻”“嘿嘿”“咯咯”“呵呵”“扑哧”等区别。可以说,多样的表达折射出多重情感,反映着多彩生活。而善用语言,不仅可以更好地说出个人的故事、自己的想法,而且能够以百花齐放的语言实践,营造丰富多元的文化氛围。 然而,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主要表现在不会用复杂、微妙且精确的修辞,以及基本不会引用乃至创作诗句。正如网友所说,“有时候脑子里想一件事,无法很利索、饱满地说出来”,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使用一套固定句式或者很多夸张的语气词,看似个性实则雷同,既钝化了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吐故纳新的文化积累。 是我们的语言贫乏了吗?并不尽然。从存量上来说,我们词汇、句子、典故等语料的多少,可能并没有太大变化。从增量上说,网络语言等已有新的迅猛增加。与其说语言贫乏,不如说是表达上的一种偏爱。语言嬗变的风向,也是时代发展的走向。互联网时代争分夺秒,自然要求更直接的信息、更简洁的表达。信息洪流的湍急,也让同质化信息唾手可得,随手复制粘贴称得上高效。网络语言所创造的大量流行词、新句式、新修辞,在简化语言的同时也为其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和时代感。因此,古诗成语也好,网络用语也罢,都是表情达意的方式,都蕴含着语言的力量。 语言的活力来自常用常新。在一个新词汇层出不穷的时代,准确说出所思所想,比不假思索套用流行词汇更有价值。很多时候,网络用语盛极一时,真正拥有生命力的语言总会在时间的沉淀下大浪淘沙。只有直面内心感受的差异化表达,才能生机勃勃、经久不衰,造就语言的经典。 更进一步看,身处网络时代和自媒体时代,我们或许更需要“咬文嚼字”。一段时间以来,从教科书上的“姥姥”“外婆”的称谓之争,到“远上寒山石径斜”“乡音无改鬓毛衰”等诗词的古音讨论,如今的语言生活空前活跃也空前复杂。在语言的吐故纳新中,映射着传统与现代的激荡、文化与生活的互动。如何对待语言、如何更好表达,其实也是如何善待文化、善待生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用丰富的表达去认清自我、认识生活,在创新与守正的辩证中感悟过去、探索未来,语言的河流就会奔腾不息,交流与沟通就能心心相印。 (摘自盛玉雷《善用我们的语言宝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博大精深的汉语,可以多样的表达折射多重情感,反映多彩生活。 B.流行的新词汇即使经过实践的考验和时间的沉淀,也很难成为语言的经典。 C.从称谓之争、古音讨论中,我们看到了传统与现代的激荡、文化与生活的碰撞。 D.用丰富的语言去承载文化,用丰富的表达去认清自我、认识生活就是善待语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采用了例证、对比等论证手法,意在论证语言的“钝化”现象。 B第三段从存量、增量的角度,论证了我们当今的语言并不贫乏的观点。 C.文章是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来论证的,层层递进,逻辑性强。 D.文章辩证地论述了当今层出不穷的新词汇在交际上的积极和消极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新词汇一方面丰富了语言的存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吐故纳新的文化积累。 B网络用语之所以能够存活甚至广为流传,是因为其拥有经久不衰的强大的生命力。 C.只有能直面内心感受的差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