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3环境人口容量 学习目标 1.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等概念,并结合我国实例,了解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意义。 2.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双重性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我国环境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关系的紧迫性、基本国策。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伴随着人口的发展、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人口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那么,我们的地球能一直承受人口的持续增长吗 我们身处的地球环境到底能容纳多少人口?这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本节内容我们就来学习一些基本常识,以便对我们的地球环境容量有一个了解。下面我们学习第三节内容: 学习主题一: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 一)环境人口容量的定义 讨论:一张桌子上可以站多少人,教室中可以容纳多少人呢? 简单地说 ——— 环境人口容量就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所能承载或 的最大人口数量,也称为环境承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 ——— 一个国家或地区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 及其他资源和 、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二)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1、 资源 ———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 因素,人类生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 ,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就越 。 2、 科技发展水平 ——— 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获取资源在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提高。今天地球上的60亿人口,如在原始条件下,是不可能的。 3、 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 封闭地区,其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本地的 ,受到较大的限制;开放地区,外部资源和其他有利条件得到利用,其环境人口容量比封闭时就会大得多。 4、 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 人是社会性动物,除了生理方面的需求外,还有精神生活的需求。 学习主题二: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一)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不确定性表现在: 不确定, 及人口消费水平在不断变化。 相对确定性表现在:在一定历史阶段内,假定的技术水平、资源的基础和潜力和对外开放程度相对稳定,以及人口消费水平变化不大的条件下,可以对环境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的估计。 二)合理容量 合理容量是 (环境人口容量则指一个地区能够承载的 数量) 由于定义中的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标准的认定,可能存在较多的主观因素,所以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也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三)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假定条件不同,估计方法不同,有不同的估计结果 1、悲观派 ——— 现今世界的人口已经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容量。不能解决 问题,人口进一步增长,后果 。 2、乐观派 ——— 着眼于尚未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资源,以及未探知和未发现的领域,经济 、科技 使人类有足够的力量制止环境退化,推动人口与环境关系的良性循环。 3、介于悲观派与乐观派之间 ——— 多数学者认为未来全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 四)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 1、人口与可耕地关系 ——— 目前我国人均可耕地不足世界人均可耕地的1/3。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发展, 不断增加,加上 后备资源的不足,我国可耕地总数和人均可耕地存在继续减少的趋势。 国家 人均耕地(公顷) 国家 人均耕地(公顷) 全世界 0.25 加拿大 1.69 中国 0.08 美国 0.75 印度 0.19 日本 0.03 2、人口与淡水关系 ——— 我国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淡水资源严重不足。 (我国江河年径流总量很丰富。排在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尼之后,位居世界第六位。) 措施:执行 这两项基本国策。 学后练习: 一、选择题 1、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 A.科技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