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3.3文化景观与环境 目标要求:1、掌握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相互关系 2、明确在文化景观的建设中应顺应自然发展规律。 本节线索:文化景观与环境的关系表现在:一方面环境影响文化景观的形成和发展变化;另一方面文化景观又往往能反映环境的某些方面。这里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 一、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 人类的活动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而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的创造物,因而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也很密切。 (一)自然环境对农业文化景观影响更为明显 因为农业文化景观与地表自然环境联系较为密切。如在不同自然条件下,农业土地利用形态各不相同。 所在地区 自然环境 农业土地利用形态 内蒙古锡林郭勒 温带半干旱草原 放牧 浙江慈溪沿海 东部亚热带季风区、平原 水稻种植 斯里兰卡 热带季风气候、山麓地区 种茶 菲律宾 热带季风气候、缓坡丘陵 开辟梯田种植水稻 (知识延伸)思考:举例说明与地表自然环境联系较为密切还有哪些文化景观?它们属于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 答:如云南傣家竹楼、陕北窑洞等各种民居建筑,多属于物质文化。 (二)文化景观能反映自然环境,但有一定局限性 1、通过对文化景观的观察和研究,可以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探究历史时期自然环境的原貌,认识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及作用程度。(如同地层和化石记录地球历史一样,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 例如:分析明清时期虫神庙的分布,可描绘出当时蝗灾多发地区的分布图。 问题:蝗灾多与哪种自然灾害有关联?(答案:旱灾) 2、文化景观在反映自然环境时有一定局限性 问题:仅仅依靠虫神庙的分布范围,能不能确定蝗灾的确切分布范围? 或者说,没有虫神庙的地方历史上一定没闹过蝗灾吗? (三)文化景观对自然的影响有正、负两方面,文化景观的建设如果顺应了自然发展的规律,将对自然环境产生有利无害的影响。 问题: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秦国郡守李冰父子在岷江上建成的,它可以反映当时成都平原有何自然灾害?都江堰水利工程有利影响是什么? 答:水旱灾害。既防洪又灌溉,至今恩泽成都平原。又不存在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违背自然发展规律将产生不良后果,如:阿斯旺大坝 二、文化景观与人文社会环境 文化景观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文化景观的形成既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也要受人文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文化景观也是人类社会环境的一面镜子。 例一 (文化景观)城市公共交通站牌的分布 ①通过观察公共交通站牌分布的疏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不同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差异。 ②公共交通站牌数量的变化也能看到城市化的进程。 例二 我国一些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双语(汉语、当地文字)地名景观 可以大致判断是否进入或离开该民族自治地区,说明地名景观既反映了语言文化的区域差异,也反映了民族自治制度的地区差异。 有一些文化景观成为地方象征或标志性景观。如:北京 、广州的 、唐山 、纽约 等,它们在加强地方文化认同,宣传地方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文化景观的形成,受自然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的是 ( ) A.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 B.云南西双版纳的竹楼 C.陕西延安的窑洞 D.浙江沿海平原农田 2、下列关于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 A.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对文化景观的影响程度也在增强 B.文化景观能较全面地反映自然环境的特征 C.文化景观的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有益无害的 D.农业文化景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更为明显 3、下列关于文化景观与人文社会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 A.文化景观是人文社会环境的一面镜子 B.文化景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