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488929

22.《出师表》第3课时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日期:2024-04-3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181761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出师表,课时,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课件网) 第三课时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 课前播放《三国演义(滚滚长江东逝水)》片头曲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永远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的一个英雄,他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一生辛劳,万古流芳。他是中华人民心中智慧的化身,诸葛亮不仅智慧超群,他的文采韬略也令人倾倒。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出师表》,深入了解他的忠肝义胆 新课导入 1、可用“读????????,我读出了诸葛亮??????????的情怀(或期望)”这种句式说话。 例:①读“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益州疲弊”,我读出了亮暗示刘禅发愤图强的良苦用心。 析读品析人物 ②读“受命以来……深入不毛”,我读出了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③读“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我读出了亮以身许国的意志和决心。 …… 析读品析人物 2、前不久有一位历史学教授曾写信给教育部教材司,建议将诸葛亮的《出事表》撤出语文课本,认为诸葛亮发动北伐战争的原因是要报恩于刘禅,表现出的是愚忠。请你结合本文和你了解的历史资料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诸葛亮——— 贤相的典范????? 忠臣的楷模? 民族智慧的化身????? 修身立志的榜样 析读品析人物 1.文章主要向后主进谏,开篇为什么从蜀国形势谈起?既然“益州疲弊”,又为何要出师伐魏? 明确:文章开篇以蜀国形势谈起,大有危在旦夕之势,如不救亡存国,将会出现国破身亡的惨局,在这种情况下,“侍卫之臣,忠志之士”,他们不忘先帝遗德,不改对后主的忠心,转危为安是有希望的,在这样的基础上,提出了三项治国主张。 悟读学习写法 “益州疲弊”是指蜀国在“三分”中处于不利位置。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用了五年时间做准备,主要措施有: ①跟吴国通好; ②加强内政建设; ③平定南方的叛乱。 可见,出师伐魏的时机已经成熟。 悟读学习写法 2.文章由劝谏转入自叙生平,初看似与出师无关,但进一步推敲,却可看出作者的良苦用心,这样写,好处何在? 明确:这样写,首先是表白自己对蜀汉的一片忠诚,二十一年如一日辛苦奔走,是感先帝的殊遇,先帝既已“崩殂”,亦当“报之于陛下”。这样的表白合情合理,容易打动刘禅,取得信任,以防远离之际,小人妄进谗言,离间君臣而坏大事。其次,追述先帝“不以臣卑鄙”,而“三顾”之举,也是启发刘禅能像其父一样任人唯贤,知人善任。由谏君突然转入述己,使文章另辟蹊径,起伏有致。 悟读学习写法 自叙生平: 表白自己对蜀汉的一片忠诚 ———?打动后主,取得信任? 追述先帝“三顾茅庐”“临终托孤”之举?? 悟读学习写法 ———??启发后主,任人唯贤 3.作者写此文的用意何在?又为何在文中多次提及先帝遗诏? 明确:意在提醒后主认清形势,希望他广开言路,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室大业。 多次提及先帝的意图: 感激先帝知遇之恩,感慨创业之艰难。????????? 警惕后主毋忘遗训,勉励尽国君之责。 悟读学习写法 4、探究本文突出的写作特色 (一)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 全文以议论为主,在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以做到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达到劝谏的目的。论述切中要害、分析透辟,针对性强;寓情于义,情理交融,言词恳切,说服力强。叙事,寓情于事,委婉动人,感情真挚。所叙之事,使他对刘禅提出的建议与要求有理有据,更能使人信服。? 悟读学习写法 (二)语言率直、质朴、恳切、精练 本文笔之所写,情之所注,理之所喻,皆醒目而感人。全文不用典、无比喻,去华丽,重真情实录,处处不失臣子身份,又切合长辈的口吻。语言精练,多以四字句行文,工整的排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