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496725

2019年高中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26张)

日期:2024-04-2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1次 大小:41584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19年,隋唐,26张,课件,创新,变化
  • cover
(课件网) 执教人:万宝奎 第7课 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程标准】 1、通过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等来了解隋唐时期的制度创新、各民族交融的新成就。 2、理解科举制产生的必然性和历史意义,梳理出三省六部制发展演变的线索和作用。 3、通过了解从租调制到两税法的发展,认识隋唐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 教学目标及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掌握三省六部制的建立与发展。理解其对加强君主专制所起到的作用。 时空观念 了解中国古代分裂及统一时期的基本史实。理解制度建设对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的作用。 史料实证 通过对相关史料的研读,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表述能力。 历史解释 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家国情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 课堂导入 唐———孟郊《登科后》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是唐朝诗人孟郊考中进士后,欣喜之际写的一首诗《登科后》。大家思考一下,这反映了唐朝的什么选官制度?对了,科举制!那么,汉唐时期还有哪些选官制度?除了选官制度,还有哪些其它的重要制度?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科举制诞生以前我国采取什么方法选拔官员? 科举以前的人才制度    秦朝以前,中国社会采用分封制,选士也依靠世袭制度。西周时,天子以及诸侯分封天下。周礼之下,社会阶级分明。管理国家由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而各阶层按伦常,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稳定的制度开始崩溃,于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才为各国的国君服务。    到了汉朝,分封制度逐渐被废,皇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皇帝为管理国家,需要提拔民间人才。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察举制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虽有连坐制度,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 (1)背景:汉末社会动荡,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那时,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他们交结朋党,严重干扰了人才选拔。自曹操开始,尝试新的选人方法,曹丕继魏王后,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颁制九品中正制。 一、选官制度 1、九品中正制 先在各郡设置中正,稍后又在各州设置大中正。中正的职权主要是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家世﹑道德﹑才能。中正根据家世﹑才德的评论,对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称为“品”。品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 (2)内容:曹魏时,创立了新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家世和才能并重,发展到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3)影响:这种选官制度既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又将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