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门饰》 教学目标: 1.知识:通过学习,初步了解我国传统门饰的特点及不同门饰的形式美。 2.技能:能够初步掌握用剪纸的方法来创作自己喜欢的风格独特的门饰。 3.情感:认识中国传统门饰艺术的价值,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用剪刻的方法来表现传统门饰。 教学难点:创作的传统门饰作品具有形式美和传统的装饰风格。 课前准备: (学生)剪刻工具、红纸、课前利用微课视频提前学习“吉祥图案”剪刻方法、课前提前分组了解门饰的知识,搜集门饰图片。 (教师)微课视频、视频、展板、PPT、门饰的剪纸作品、剪纸工具。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象形文字“门”导入(揭题) 传授新课: 1、门的由来。 2、了解门的组成部分。 门头、门楣、门框、门扇、门槛… 3、通过“贴一贴”的游戏,了解门的细部装饰。 门当、门簪、门神、门钹、门钉 4、讨论 “南北门饰区别”。 5、吉祥图案———形式美、寓意美好。 6、欣赏学生的剪纸门饰作品,讨论制作方法。 折、画、剪刻、贴 7、教师示范,归纳: 画的方法———概括、重复、疏密。 8、创作。 小组合作创作,学生上台根据小组分到的任务,上台分享课前收集到的门饰图片资料,说一说设计思路。 三、布置任务: 1、分小组进行,每个小组用剪纸的形式完成一个门饰作品。 2、能表现门的细节装饰,设计的传统门饰具有形式美。 3、能生动地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小组的剪纸门饰作品。 四、展示评价: 五、课后拓展: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进行整合,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交互活动的设计,涉及到了师生、生生、学生游戏以及同桌合作等学习交互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信息技术在本节课上的突出作用是运用希沃辅助教学,让学生了解传统门饰各部分的用途及造型色彩特点,并指导学生运用剪纸的手法创作剪纸传统门饰作品。同时,我还运用希沃助手的同屏功能进行教师示范投屏,以及通过微课,让学生课前自学“吉祥图案”的剪法,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课后拓展部分,通过让学生欣赏学校剪纸兴趣小组孩子们制作的“剪纸服饰”,营造了动人的剪纸氛围,激发学生对剪纸民间艺术的热爱。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