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百家争鸣第3课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大解放 “百家”指流派众多,主要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等; “争鸣”指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学术流派之间形成的相互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的现象。 孟子 墨子 庄子 韩非子 孙膑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兵家(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背景表现:诸子百家及其思想主张百家争鸣的影响 为什么能“争”(1)春秋战国时期,原来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形成了一个拥有学识的文士阶层,为百家争鸣提供了人才。(2)社会的动荡和变革带来了人们思想的解放。1.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3)春秋战国时期,世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四处游说、讲学。他们针对社会问题提出不同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战国七雄春秋五霸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展开争霸, 处于大变革时期 经济上:生产力大发展,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思想文化上:私学兴起怎么“争”2.主要代表学派 子曰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个仁仁的表现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他勿施于人 如以仁为本体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上 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对朋友为信对国家为忠对人则有爱心仁德的人,自己要站得住脚,也要设法让别人站得住脚;自己要事事行得通,也要设法让别人事事行得通。 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1)孔子的主要思想 ①核心是“仁”, 一是爱人,要求统治者关心和爱护百姓;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二是“克己复礼”,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 ②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孔子学说后来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孔子不但是一位大思想家,也是一位大教育家, 被古代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2)孔子的教育思想成就 ①广开私学,“有教无类”; ②留下许多优秀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如“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等。孔子讲学图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儒家学派孔子“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 《论语》———春秋晚期鲁国人,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创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 (1)孔子的主要思想: ①提出 “仁”的学说,强调“仁”; 认为“仁”就是“爱人”,也就是关心和爱护他人; “仁”另一面是“克己复礼”即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 ②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儒家学派知识点拨儒家学派(2)孔子政治主张实践情况: 处处碰壁,后回到鲁国专心从事整理古籍和教育工作。(3)孔子对世人的影响: 孔子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影响重大。 孔子学说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儒家学派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主要代表。孟子的主要思想:(1)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轻徭薄赋,减轻对人民的剥削。(2)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3)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准则。 老子主要思想: (1)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且能互相转化; (辩证思想) 例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2)主张“无为”,顺应自然,反对侵扰百姓———春秋道家学派创始人庄子———道家战国代表道家学派代表作:《老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