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人教版 必修一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台湾问题的简史 ①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正式对台湾行使主权。 ②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置台湾府,属福建省;光绪十三年(1887年)台湾建省。 ③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④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⑤1949年,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败逃到台湾,台湾与大陆又被人为地分离了。 ⑥1950年,由于朝鲜战争的突然爆发,美国的介入,解放台湾问题就被搁置下来。 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设台湾府管辖台湾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 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 三国 隋朝 元朝 清朝初年 康熙年间 1949 1945 1895 隋炀帝派人到达琉求 《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郑成功收复台湾 “反攻大陆”口号下吹号角的年轻台湾士兵 炮击金门 1958年8月23日,人民解放军炮轰金门,仅2小时内,就有4.5万多发炮弹密集倾泻到金门岛,炮战持续64天。这场战争后来演变成象征性战役。一直延续到1979年元旦…… 台湾的金门县屹立于台湾海峡西部,与中国大陆最近处仅2310米。 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国际形势趋缓,国内建设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台湾问题因美国武装干涉而复杂化的大背景下,中共适时调整了对台工作方针,提出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颜声毅《当代中国外交》 1963年,周恩来进一步概括了大陆对台原则,经毛泽东审定确定为“一纲四目”。“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即台湾统一于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台湾所有军政经济建设一切费用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政府拨付;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条件成熟并尊重蒋介石的意见,协商决定后进行;双方互不派遣特务,不做破坏团结之举。 ———王凤超《“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1979年元旦 和平统一 1981年9月30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就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提出九条方针: (一)为了尽早结束中华民族陷于分裂的不幸局面,建议举行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双方可先派人接触,充分交换意见。 (二)建议双方共同为通邮、通商、通航、探亲、旅游以及开展学术、文化、体育交流提供方便,达成有关协议。 (三)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 (四)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权和外国投资不受侵犯。 (五)台湾当局和各界代表人士,可担任全国性政治机构的领导职务,参与国家管理。 (六)台湾地方财政遇有困难时,可由中央政府酌情补助。 (七)台湾各族人民、各界人士愿回祖国大陆定居者,保证妥善安排,不受歧视,来去自由。 (八)欢迎台湾工商界人士回祖国大陆投资,兴办各种经济事业,保证其合法权益和利润。 (九)统一祖国,人人有责。热诚欢迎台湾各族人民、各界人士、民众团体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提供建议、共商国是。 为什么要用和平地方式进行统一? 材料: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与此同时,国际形势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潮流,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从而为提出并确立和平解放台湾问题的方针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 在此背景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确立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2、和平与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