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6·2城市的区位因素(一) 目标: 1.了解城市区位的两层含义和城市区位的两类因素; 2.理解地形、气候、河流等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3.掌握世界城市的分布规律和沿河设城的区位类型; 4.运用所学知识学会分析自然地理因素对某城市区位的具体影响; 5.使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城市区位与自然条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重点:地形、气候、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难点:分析限制城市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方法: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综合归纳法 课时:1 板书: 自然地理因素 城市区位 一.地形 1.平原: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1)中国城市密集区①②③ (2)世界城市密集区①②③ (3)美国三大城市带①②③ 2.高原:热带城市的优良场所(巴西城市) 3.山区:河谷地带或开阔低地(汾渭谷地) 二.气候 1.优越地区:气温和降水适中→城市多(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地带) 2.恶劣地区:热、冷、干、湿→城市少(略) 三.河流 1.通航起止点:赣州 2.河流汇合处:宜宾、重庆、武汉 3.河流入海口:上海、广州 供水和运输 4.过河点位置:南京、九江 沿河设城 5.曲流处:伯尔尼 6.河心岛:巴黎 军事防卫 7.半 岛:波士顿 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提问: (1)乡村的形成在什么时期? (2)在河流少的平原地区和河流多的平原地区乡村村落分别呈什么形态? (3)城市的起源在什么时期? (4)城市起源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5)城市起源的六个地区分别在哪里? 2.导入新课: 上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乡村的形成和城市的起源两个大问题。乡村和城市相对而言,城市是我们的学习重点,乡村只要求作以简单的了解。因此,本单元的后4节课文均是学习城市的有关知识。在这4节课文中,前两节学习城市区位因素的知识,后两节学习城市化的知识。这堂课我们首先来学习6·2节(城市的区位因素(一))。 3.学习序言: (1)城市区位含义(第一段):①世界上为什么有的地方城市多、有的地方城市少?即世界上的城市是怎样分布的;②一个城市为什么建在这里、而不建在那里?即城市的具体位置是怎样确定的。这两个问题均是关于城市区位的问题,因此城市区位包括两层含义,即城市分布和城市位置。城市分布是从宏观上分析城市区位,是指城市的总体分布;城市位置是从微观上分析城市区位,是指城市的具体定位。 (2)城市区位因素(第二段):①自然地理因素:地形、气候、河流等;②社会经济因素: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等。其中,自然地理因素是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的,即 自然地理因素 城市区位 自然地理因素 人口分布 城市区位 地形 气候 河流 优越地区 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气温降水适中既温暖又湿润 数量多水源充足 适宜人类居住人口众多 多而密集 恶劣地区 多高原山地地形崎岖 太热太冷太干太湿 数量少水源不足 不适宜人类居住人烟稀少 少而稀疏 二.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地形:(1)平原(2)高原(3)山区 2.气候:(1)多 (2)少 3.河流:(1)赣州(2)宜宾、重庆、武汉(3)上海、广州 (4)南京、九江(5)伯尔尼(6)巴黎(7)波士顿 四.教师精讲 1.地形 (1)平原: 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因为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省建筑投资,成为人口集中分布地区。(p44) ①中国城市密集区: 阶梯 事实 结论 原因 说明 百万人口大城市(读图6·2) 全部城市总数量(看课文) 我国城市集中在第三阶梯 第三阶梯的地形以平原为主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百万人口大城市最多的省区:辽宁、江苏;没有的省区:青海、海南、广西、西藏、宁夏、澳门。 第一 00(没有) 0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