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46张PPT。 课标要求:能列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第3课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导 2一、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制度的变化)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是中央集权制度发展中的重要矛盾之一,从汉至元的历代统治者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这些做法又能够说明中央对地方管理呈现什么趋势?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思材料一:著名学者黄仁宇在论及某王朝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权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材料二: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 1、材料一中的“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指的是什么制度?2、根据材料二分析汉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原因是什么?郡国并行制1、汉承秦制,郡县制 2、吸取秦亡的教训 3、建国初巩固统治的需要思汉初郡国并行制2019/12/44刘邦大封同姓王。封给同姓诸侯王的土地面积甚至超过了中央直辖的土地面积。后来,诸侯王势力逐渐强大,对朝廷构成威胁。 汉高祖展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1、后果:形成王国问题 2、解决: ①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②汉武帝:实行“推恩令”、酎金夺爵、附益之法。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晁错《削藩策》 思2019/12/46“推恩令”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1、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瓦解王国展2、酎( zhòu )金夺爵 汉武帝采取的一项打击王侯势力的措施。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以诸侯王所献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而夺爵,被夺爵者达106人,占当时列侯的半数。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割据的局面。 3、附益之法①严禁官僚为诸侯王聚敛财富; ②严禁官僚与诸侯王勾结,为诸侯王谋取利益。朝廷大臣交结诸侯,帮助其获得不正当的利益,或者自己受贿,为附益,重者甚至于弃市展补充: 刺史制度: 汉武帝后期,将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东汉末年,州成为郡的上级机构(刺史改称州牧),地方行政体制由郡、县两级制变成了州、郡、县三级。展9思考探究一:阅读教材P12《唐朝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从中我们能够获得什么历史信息?唐朝节度使享有哪些权力?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设置节度使 政治:较大自主权 经济:财权 军事:拥兵自重影响:造成了唐中期的安史之乱,并形成了持续一百多年的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造成了国家的分裂和动荡不安。北宋初年,宋太祖把地方节度使的军、政、财权收归中央,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的局面。思2019/12/410 在唐后期150年里河北三镇的57个节度使中,真正由朝廷任命的只有4人。内地许多节度使也效法三镇,各占一方,唐朝统一局面破坏,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展2019/12/411唐朝: 削弱安史之乱藩镇 割据唐玄宗 设藩镇展后梁:朱温,原任梁王、宣武节度使 后唐:李存勖xù ,原任晋王.河东节度使 后晋:石敬瑭,原任河东节度使 后汉:刘知远,原任北平王.河东节度使 后周:郭威,原任邺都留守将军五代建立者共性何在?对北宋统治者在治国方略上又有何影响?思2019/12/413 太祖问:“天下自唐 季以来,数十年间,帝 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 生民涂炭,其故何也?” 赵普回答:“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