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551369

人教版九上化学 5.1质量守恒定律 教案

日期:2024-05-15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2248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教,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 cover
课题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型 新授 编写 李芳 课时 1课时 集体研讨时间 月    日 使用修改时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3.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 方法 1.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验汇报等,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守恒定律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学用品 仪器 托盘天平、锥形瓶、玻璃管、酒精灯、烧杯、试管、坩埚钳、石棉网 药品 白磷、硫酸铜、铁钉、稀盐酸、碳酸钠粉末、镁条 其它 气球、课件、学案 教 学 流 程 设 计 环节 教 学 问 题 活 动 设 计 二次备课 情 景 导 入 “无中不能生有,任何存在的东西也不会消失,看起来万物是死了,但是实则犹生;正如一场春雨落地,霎时失去踪影,可是草木把它吸收,长成花叶果实,依然欣欣向荣。” 这是24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的一首诗,尽管这位伟人生活的时代没有化学,但是这首诗却反映了化学理论中最基本的一个原理———质量守恒定律。 教师引导,激发学生进行思考。 自 主 学 习 问题1: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有没有变化呢? 问题2:化学反应中为什么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问题3:化学方程式有哪些含义? 学生阅读、圈划,检查学生预习及笔记情况,小组交流。 探   究 与 交 流 知识点1:一、质量守恒定律 问题1:当物质发生化学方应生成新物质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跟生成物的质量总合相比较,存在着什么关系呢? 过渡:同学们提出了三种假设,这很好,那么通过什么方式可以验证你的假设呢? 问题2:从教材92-94页的探究的方案一、方案二中任选一个,分四人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实验前小组内讨论方案上的步骤后进行实验,小组分工合作,将实验现象和结果记录在教材94页表格中,实验后小组交流讨论。 分析: 以方案一为例,我们可以将反应前后装置的总质量这样拆分: (1)反应前的总质量(m1)=装置(仪器+沙子)+白磷+氧气(参加反应的+剩余的)+其他与反应无关的气体 (2)反应后的总质量(m2)=装置(仪器+沙子)+生成物(五氧化二磷)+剩余的氧气+其他与反应无关的气体 综合(1)、(2):抛去“装置(仪器+沙子)”的质量,可得出:白磷+氧气(参加反应的+剩余的)+其他与反应无关的气体=生成物(五氧化二磷)+剩余的氧气+其他与反应无关的气体。即:(3)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再抛去“剩余的氧气”和“其他与反应无关的气体”,我们便可得出以下结论: (4) 白磷+参加反应的氧气=五氧化二磷(注意:实验中白磷全部参加了反应)) 即:(5)反应物质量总和=生成物质量总和。 归纳总结: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巩固练习1】 1、现将10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生成15gC,则参加反应B的质量是 。 2、12g碳与32g氧气完全反应 生成 g二氧化碳;如果是20g碳与32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 g二氧化碳。 问题3:小组完成教材94页 【实验5-1】、【实验5-2】,这两个实验中,托盘天平在反应前后是否还平衡呢?是否违背质量守恒定律? 过渡:科学家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