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552970

12湖心亭看雪 教案

日期:2024-04-3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6次 大小:523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湖心亭,看雪,教案
  • cover
12* 湖心亭看雪 1.积累一些文言文实词、虚词。 2.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理解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 1课时 一、新课导入 西湖美:春季,白居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夏季,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秋季,杨万里“只言山色秋萧索,绣出西湖三四峰”。在这个冬季,张岱带领我们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二、作者链接 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号陶庵。出身仕宦世家,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清兵南下灭亡了明朝,他入山隐居、著书。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 《陶庵梦忆》这部散文集,是明末清初风霜雨雪的产物,是中国梦文化的艺术结晶,是国破家亡后的一曲曲悲哀挽歌。没有希望,没有奢求,没有期待,惟有哀怨,惟有梦忆。以梦忆为解脱,将家国之叹、故园之思、人生之悲寄予梦忆之中,这就是《陶庵梦忆》的艺术真谛。 三、合作探究 1.读准字音。 崇(chónɡ)祯(zhēn)  是日更(ɡēnɡ)定 挐(ná)一小舟 毳(cuì)衣炉火 雾凇(sōnɡ) 沆(hànɡ)砀(dànɡ) 铺毡(zhān)对坐 焉得更(ɡènɡ)有此人 余强(qiǎnɡ)饮三大白 喃(nán)喃 2.读懂文意。 (1)自由朗读课文。 (2)掌握翻译文言文的方法,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圈画出来。 (3)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 (4)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 四、教师点拨 1.一词多义。 (1)一:上下一白(全) 长堤一痕(数量词) (2)更:更有痴似相公者(比,更加) 是日更定(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3)白: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酒杯,这里代指酒) 上下一白(白色) (4)是:是日更定(这,代词,指第三天) 是金陵人(表判断) 五、整体感知 1.“看雪”的时间是什么?地点是哪里? 交流点拨:崇祯五年十二月;更定矣。余住西湖。 2.写雪的句子是什么? 交流点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3.写湖心夜景如何?(用原文回答) 交流点拨: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舟子对作者的评价用哪个字概括? 交流点拨:痴。 六、文本探究 1.本文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这是不是矛盾? 交流点拨:作者去赏雪,带着闲情雅致去了,在作者心里,这里只有他自己,他忘乎所以,忘记一切俗念,只想着赏雪,这是一种脱俗的想法,所以“独”字表现他的超凡脱俗。 他认为舟子不可能跟他志趣相投,也进不了他的内心,舟子对“相公”的行为和心中所想是不理解的,也是不可能理解的,“独”字表现他的孤傲清高。 小结:“独”字充分展示了作者与众不同的情趣。遗世独立、不随俗流的高洁情怀,也反映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落寞。 2.如何理解文中“莫说相公痴”中的“痴”,他的“痴”表现在何处? 交流点拨: (1)“痴”于行:不寻常的天气,不寻常的时间,不寻常的行踪。 是日更定矣,独往湖心亭看雪———与众不同、不随流俗。 (2)“痴”于景: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人生天地间如“苍海一粟”,既痴迷,又倍感孤寂落寞。 (3)“痴”于情: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他乡遇知己,天涯遇知音。 小结:痴行———痴景———痴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 七、语言赏析 1.比较原句和改句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a.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b.雾凇沆砀,天云山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