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55428

(旧人教版必修上)地理:1.1.3《地球的运动形式》单元测试

日期:2025-05-02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0次 大小:1772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必修,地理,1.1.3,地球的运动形式,单元
  • cover
地理:1.1.3《地球的运动形式》单元测试(旧人教版必修上) 一、选择题   读右图,回答1~2题。 1.假设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速度保持不变,依据该图的自转和公转 向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时间长为24小时 B.b时间长为24小时 C.a为1个太阳日 D.b为1个太阳日 解析:从图中b表示了太阳连续两次经过视察点P的上空,故b为一个太阳日,同理a为一个恒星日。 答案:D 2.假设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速度保持不变,如果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都自东向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太阳日和恒星日等长 B.太阳日小于恒星日 C.1个太阳日时间长为24时3分56秒 D.1个恒星日时间长为23时56分4秒 解析:结合课本上的图示进行对比分析可知一个恒星日为23时56分4秒。 答案:D   一架飞机从北半球东经20°某地起飞,沿水平方向以835千米/小时的速度低空匀速飞行,且飞行员看到太阳始终在正南方天空,保持静止不动(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速度为1 670千米/小时)。据此回答3~5题。 3.此时飞机飞行的方向是 (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解析:由题干中飞行员看到太阳的位置一直静止不动可知飞机飞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答案:B 4.飞机航线所对应的地理纬度是 (  ) A.赤道 B.极点 C.北纬30° D.北纬60° 解析:60°N纬线长度约是赤道的一半,故其线速度约为赤道上的一半。 答案:D 5.以此速度均匀飞行8小时后,北京时间约为 (  ) A.3时前后 B.8时前后 C.18时前后 D.12时前后 解析:此时20°E的地方时为12∶00,8个小时后为20∶00,北京时间比20°E的地方时早(120°-20°)÷15°/时=6时40分,则北京时间约为3时前后。 答案:A   右图是地球表面某区域的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 回答6~7题。 6.图示区域位于 (  )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解析:图中地球自转线速度为840~900千米/小时,而中纬度地区的线速度介于837~1447千米/小时之间,故图示地区应为中纬度。又因为图上越往北线速度越 小,按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的分布规律,越往北纬度应越高,即在北半球中纬度。 答案:A 7.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解析:从图中数值可以看出a>b,即a的线速度大于b的线速度,同一纬度地区地势越高线速度越大。 答案:A 8.(2010·赣州模拟)读“中心点为地球某一极点的示意图”, M为地球某一同步通信卫星,箭头表示卫星绕地球转 动的方向。关于该通信卫星运动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M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比a点大 B.M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1个恒星日 C.M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24小时 D.在b点观察到M的运动方向为自东向西 解析:由于M为地球同步卫星,其公转的线速度比a点大,而角速度相同;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地球自转的周期一致,为1个恒星日。 答案:B   地球的运动分为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而两种运动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黄赤交角来表示。据此回答9~11题。 9.下列地理事物的数值中,与黄赤交角目前的度数相同的是 (  ) ①北半球热带与寒带的纬度范围 ②晨昏线与纬线相切时,相切纬线的最低度数 ③晨昏线与经线圈之间的最大夹角 ④气压带与风带南北移动的纬度范围 A .①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黄赤交角决定了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移动幅度,从而决定了热带、寒带的范围,也决定了晨昏圈偏离极点的程度,但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的最低纬度与黄赤交角互余;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的幅度远小于黄赤交角。 答案:B 10.如果地球的黄道面与赤道面夹角为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北京与纽约的昼夜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