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555137

1 草原 课件(2课时)(共18张PPT)+教案

日期:2024-05-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8333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草原,课件,2课时,18张,PPT,教案
    1 草原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草原》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主要讲述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进入内蒙古大草原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内蒙同胞热情款待的情景。 课文语言清新优美,?线索清晰分明,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表达了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情谊,体现了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教学目标: 1、掌握重要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通过抓住重点词句,品读、积累优美的语言,研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如诗如画的草原风光。 3、通过联想和想象,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祖国风光的热爱。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通过抓住重点词句,品读、积累优美的语言,体会如诗如画的草原风光。 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掌握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音乐《草原之夜》《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启发大家对草原的联想、想象。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草原游玩的经历?你对草原有哪些了解?跟大家描述一下你对草原的印象。 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阴山,就是现在的内蒙一带。天空如蒙古包,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描绘出一番天野相接、无比壮阔、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舍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更重要的,我们要学习,他是怎样来描绘草原美景的。 二、交流预习,检查字词。 出示词语,学生认读,听写。 渲染xuàn 勾勒lè 迂回yū 拘束jū?shù 鄂温克è 羞涩sè 蒙古包měng 蒙蔽méng 瞎蒙mēng 内蒙měng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和预习方法。】 三、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朗读全文,要求准确、流利。一边读,一边思考:文章描绘了哪几个画面? 读完后,分小组讨论。(文章共5段,描绘了哪几个画面?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第一幅画面(第1段):草原风光图———天空、草地、小丘、羊群、骏马、大牛,构成一幅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图”。 第二幅画面(第2、3段):喜迎远客图———描绘了陈巴尔虎旗的主人们迎接远方来客的情景。“男女老少”“群马疾驰”“襟飘带舞”构成一幅由静到动的图画。 第三幅画面(第4、5段):主客联欢图———主人热情待客,众人把酒言欢。 四、品读感悟第一段,体会草原美。 1.默读第一段,请你圈划出作者所描绘的景物,思考并批注作者所用的观察视角(怎样看)。 天空的明朗:仰望 四面的小丘:环视 移动的羊群:注视(“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运用比喻,观察入微,注视。在环视四周后又聚 焦羊群,仔细注视感受,才会有“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感受。) 欲流的翠色:远眺(“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结合注解了解———渲染: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 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勾勒:用线条画出轮廓。只渲染而不勾勒,景物和背景的边界不会太清晰。“云际”就是小丘与白云相接的地方,绿色就好像流到云里去了,远眺) 总结:描绘景物时做个有心人,安排好观察描写的顺序(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等),会使你的描写层次分明。 2.完成书后“思考研究”第二题。在景中融入感情,有什么好处? (1)读一读,体会作者的心情。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老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明确: “惊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