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556884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课件(共32张PPT)

日期:2024-05-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105663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3课,明朝,建立,清军,入关,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明朝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哀哉可怜! ——— 元·《醉太平·堂堂大元》 满城都是火,官府四散躲。 城里无一人,红军府上坐。 明朝的建立 明太祖 应天府(南京) 朱元璋 明太祖 1368年 1368年 攻占大都 明朝的建立 灭元朝时间: 灭元朝标志: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疆域: 北控蒙古、西有西域、东北征服了女真族、西南方管辖西藏,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明代极盛时国土面积约达一千万平方公里。 上元怀古李山甫 李山甫 南朝天子爱风流,尽守江山不到头。 总是战争收拾得,却因歌舞破除休。 尧行道德终无敌,秦把金汤不自由。 试问繁华何处有?雨苔烟草石城秋。 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朱元璋汲取历史教训,如何治理新兴的明王朝? 明 皇帝 地方 布政司 民政、财政 都指挥使司 军政 按察司 监察、司法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元 皇帝 中书省:丞相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地方:行中书省 (行省) 中央 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思考:元朝至明朝中央机构最大的变化体现在哪儿? 中央 朱元璋废宰相制度 想一想,朱元璋为什么要废宰相制度? 材料: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頏,不敢相压。事皆朝庭总之,所以稳当。 ———《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思考:阅读材料,概括朱元璋废宰相制度的原因? 1、历史原因:君权和相权之间矛盾由来已久。 2、历史教训:丞相权势过重,阻碍皇权的高度集中。 3、现实原因:明太祖废除元朝的行中书省,在地方设三司,集权于中央,使宰相职权扩大。 4、直接原因:胡惟庸骄横擅权。 实质: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自洪武十三年(1380)后,在明朝政府的结构中,没有任何一个官员能够在军政、庶政或监察方面大权独揽。皇帝一人权掌天下”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朱元璋 洪武十七年(1384年),自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 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设内阁 1、明太祖时期,设立四辅官制度 2、明成祖时期,正式设立内阁 定义:一个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 主要工作: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 性质: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法定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内阁形成和发展 明太祖 明成祖 明宣宗 明神宗 设殿阁大学士 侍从顾问 正式设立内阁 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授予内阁票拟权 对奏章拟出处理意见 内阁首辅权力膨胀 “部权尽归内阁” 奠定基础 正式确立 有所发展 达到全盛 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设内阁 “正常情况下,一切内外奏章由文书房登录后交司礼监由掌印太监转呈皇帝。皇帝阅后再逆行送内阁票拟。票拟之后,再返行文书房、司礼监,再经掌印太监之手呈皇帝审定。果系妥当,则令秉笔太监照内阁票拟批行,否则,再下内阁重拟。” —《监阁共理与相权游离》 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设内阁 皇帝信任内阁时,内阁权力大,出现首辅专政(张居正) 皇帝信任宦官时,司礼监权力大,出现宦官专权(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