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576232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学案与练习:第4讲 晚清时期的中国(3份打包)

日期:2024-05-1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243960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0届,打包,3份,中国,时期,晚清
    课件97张PPT。ADCCBCBADBACCDDDABCBBDBCDDBCCABCDDBC [阶段特征] 从鸦片战争到1912年清帝退位(1840—1912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逐步确立时期,也是中国社会在屈辱中走向近代化的时期,中国人民为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掀起救亡图存的运动、中国历史进入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时空坐标] [整体感知] —屈辱线索:列强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主权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抗争探索: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先后发起了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资产阶级先后发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晚清统治于1912年结束。 —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的出现,使中国产生了近代工业。资产阶级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思潮,民族工业在曲折中发展。 —清朝统治者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逐渐惊醒,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主流思想。“中体西用”、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和科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先后登场,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以及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推动,西方的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礼仪风俗受到冲击,逐步向近代社会迈进。 一、政治上———在战争推动下被动变革 1.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第一部分 通史整合突破(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名师导学·高考二轮总复习·历史(教师用书)(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1)两次鸦片战争(1840—1860年) ①1840年,英国发动了旨在打开中国市场的鸦片战争,战争以清政府被迫签订屈辱的《南京条约》而告终,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1856年,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获取更多的侵略权益,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2)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①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加紧对外扩张;朝鲜东学党起义提供契机。 ②过程:1894年,日本在丰岛挑起战争,黄海大战使中国失去黄海制海权。 ③结果: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④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各阶层掀起救亡图存的斗争。 (3)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年) ①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阶段,在《马关条约》刺激下,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借口。 ②结果:1901年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③影响: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人民的探索与抗争 (1)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①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②《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但其强化自然经济的主张,却和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背道而驰。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具有空想性。 ③1856年天京变乱是转折点。 ④《资政新篇》:中国最早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但没有反映农民的要求和愿望,加之中国缺乏发展资本主义的土壤,没有真正实行。 ⑤1864年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 (2)戊戌变法(1895—1898年) ①1895年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成爱国救亡政治运动。 ②1898年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标志着政治领域的近代化开始启动。 (3)义和团运动(1899—1901年) ①背景: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概况:提出“扶清灭洋”口号,在天津、北京东交民巷和西什库教堂阻击侵略者,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③作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4)辛亥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