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585449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课件(19张ppt)

日期:2024-05-0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7501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19张,ppt
  • cover
课件19张PPT。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统编版·八年级下册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丁肇(zhào)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0年5月,《瞭望》周刊等单位组织“情系中华”征文活动,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的《怀念》被评为特别荣誉奖。1991年10月18日,征文活动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丁肇中在会上发表了这篇演讲。学习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自读课文·动手标记整体感知 1.利用工具书、对照文下注释,结合语境,扫清阅读障碍。 2.请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给全文划分层次并归纳意思。 3.找出本文的论点。瞭( )望: 缅( )怀: 探察: 探讨: 检讨: 彷( )徨( ):liào ? 登高远望,本文中是指一种周刊的名字。 miǎn ? 深情地怀念;追想(已往的人或事)。 探听侦察;察看。 研究讨论。 总结分析;研究。 páng ? huáng ? 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1.字词疏通激 变: 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不知所措: 格物致知: 修身齐家:急剧变化。 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的知识。加强自身的修养,治理好家政。 2.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12)分析问题: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论述“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论点:我们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作者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3.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第四段举王阳明的例子,想要说明什么? 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5.作者认为王阳明“格”竹子为什么会失败? 这位先生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6.按照现代科学的方法,竹子应当怎样“格”?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 。 7.从现代观念看,真正的“格物致知”是什么? 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8.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实验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9.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但不会做研究。 10.第12段举自己的经验证明什么? 证明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11.作者认为今天的教育应当怎样发扬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12.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 有哪两个方面?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例说明。道理论证: 如:开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