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585864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26张PPT)

日期:2024-06-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54080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6课,北宋,政治,课件,26张,PPT
  • cover
课件26张PPT。温故 知新618907960A局面武则天统治B局面C转折点唐……朝D时代E新王朝结合所学,说说ABCDE分别是什么?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C:安史之乱D:五代十国E:北宋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学习目标1.了解陈桥兵变,知道北宋的建立, 2.理解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3.正确认识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及其影响。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北宋建立①时间:②建立者:③都城:④事件:赵匡胤960年东京(开封)陈桥驿兵变2.北宋统一①条件:②方针:陆续消灭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先南后北宋朝建立时,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已出现统一的趋势③结果:北宋形势图赵匡胤想一想:北宋建立后,摆在宋太祖面前的除了统一,还有什么问题呢?加强中央集权 巩固统治??????返回材料:观察五代十国存在的时间图表,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宋太祖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五代十国时期,政局动荡不止,政权寿命短暂强化中央集权(1)军事:目的: 消除武将专权的积弊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3.措施:(2)行政:①中央目的:防止宰相权力过大措施:分化事权,削弱相权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宰相不止一人,宰相之下又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共同议政②地方目的:为加强控制目的:为防止知州的权力过大难以控制①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取代藩镇爪牙。②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 频繁调动州县长官。 ③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权力。(3)经济①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由中央掌控。②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4.影响: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结合五代十国的历史,说说在宋代,节度使的权力发生了哪些变化?拥有辖区的财政权力可以自主任命下面官员有握兵之重,无发兵之权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置转运使小试牛刀1.在我国历史上,武将擅权的顽疾在 (朝)起得到遏制( ) A.汉朝 B.唐朝 C.北宋 D.隋朝2.北宋时期为了削弱相权,采取的方法是( ) A.分化事权法 B.三省六部制 C.三公九卿制 D.废丞相法3.以下不属于北宋政治特点的是( ) A.重文轻武 B.强干弱枝 C.分化事权、内外相制 D.尚武风气CAD大展身手材料:北宋宰相赵普在回答宋太祖治国策略是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1)材料中“方镇太重” 于唐朝哪一皇帝统治时期开始出现?(2)北宋统治者为“收其精兵”有哪些具体做法?唐玄宗统治后期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②控制军队调动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3)经过一系列政治改革,北宋的政治有什么突出特点?①重文轻武,文人治国②分化事权,内外相制③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北宋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走向完善重要时刻 经过改革,革除了武将擅权等顽疾 率先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文官制度 然而…… 北宋还实行了什么政策来配合这一制度? 这一制度实行,会给后世带来什么影响?二、重文轻武的政策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⑴宋太祖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⑵宋太宗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文臣统兵格局逐渐形成文官担任要职,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牵制,统军的指挥权被严重束缚1.目的2.措施(表现)⑶.改革和发展科举制⑴措施: (内容)①对宋朝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②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③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④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范仲淹包拯欧阳修宋朝名臣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⑵影响:3.作用(影响)①扭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