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 基础练习 一、填空题 1.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_____,背着太阳的半球是_____。 答案:白昼 黑夜 2.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做_____线(圈)。在这条线(圈)上的各地,太阳位于_____线上。 答案:昼昏 地平 3.昼夜交替的周期,或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为_____小时,叫做_____日。 答案:24 1太阳 4.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_____时,经度每隔15°,时间就相差_____小时。 答案:地方 1 5.从理论上,全球共划分成_____个时区,每时区都以_____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_____小时。北京所在的_____区时,称为北京时间。 答案:24 中央 1东八区 6.地转偏向力促使地球表面上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北半球向_____偏,在南半球向_____偏。 答案:右 左 二、单项选择题 1.关于晨昏线与经线圈关系的正确说法是 ( ) A. 每天都重合 B.只有二分日重合 C. 晨昏线与经线圈永远不能重合 D.只有二至日才能重合 答案:B 2.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中,正确的一组是 ( ) A.昼夜长短的变化,区时的产生,地转偏向力 B.地方时,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高度的变化 C. 昼夜交替,地方时,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D.昼夜长短的变化,地方时,地转偏向力 答案:C 3.地球上经度相同的地方,则 ( ) A.季节相同 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昼夜长短相同 D.地方时相同 答案:D 4.长江江口南北两岸极不对称,这是因为 ( ) A.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B.重力的作用 C.摩擦力的作用 D.离心力的作用 答案:A 5.北京时间是 ( ) A.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B.东八区的地方时 C.东经120°经线的地方时 D.中央经线的区时 答案:C 6.下列四幅图(图1—11)中,能正确表示北半球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是 ( ) 答案:B 三、双项选择题 1.在昼半球的各地 ( ) A.太阳高度大于0° B.太阳高度小于0° C.太阳在地平线之上 D.太阳在地平线以下 答案:AC 2.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 ) A.23B时56分4秒 B.24小时 C.1恒星日 D.1太阳日 答案:BD 3.昼夜交替的意义在于 ( ) A.是衡量地方时的标准 D.制约着人类的起居作息 C.使地球表面温度适宜 D. 形成四季 答案:BC 4.我国统一采用的北京时间是 ( ) A.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B. 东经120°经线的地方时 C.北京所在东八区的地方时 D.北京所在东八区的区时 答案:BD 5. 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的物体 ( ) A.在北半球向右偏 B.在南半球向左偏 C.在北半球向左偏 D.在南半球向右偏 答案:AB 综合练习 一、读“昼半球和夜半球图”(图1-12),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注记北回归线的度数,南回归线的度数。填注:赤道、北极圈、南极圈。 答案:略 2.在图上画出晨昏线。 答案:略 3.在地球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_____,背着太阳的半球是_____。它们的分界线(圈)叫做_____线(圈)。 答案:昼半球 夜半球 晨昏 4.昼夜交替的周期,或_____的日变化周期为24小时,叫做_____。 答案:太阳高度 太阳日 5.地球自转周期对人类的主要意义是: ①_____,②_____。 答案:①制约着人类的起居作息,因而被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 ②使太阳日时间不长,使陆地表面增热和冷却不过分剧烈,保证了生命的生存和发展 二、读下面两幅图(图1-13),回答问题。 1.在图①中,有一物体自C地向南自由运行,在图②中,有一气旋自B地向东运行。请画出二者运行的路径。 答案:略 2.E地与D、C二地相比,自转角速度_____ 。 答案:相同 3.F地同A地和南极相比,线速度为0的是_____地,最快的是_____地,不快不慢的是_____地。 答案:南极 F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