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分析一、中图版高中地理整体内容体系 必修1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必修2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化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必修3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发展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选修1 第一章 宇宙 第二章 太阳系和地月系 第三章 地球的演化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变化选修2 第一章 海洋概述 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 第三章 海洋水体 第四章 海气作用 第五章 海洋开发 第六章 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选修3 第一章 旅游与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第二章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第三章 旅游景区规划与旅游活动 第四章 旅游与区域发展选修4 第一章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第二章 城乡分布 第三章 城乡规划 第四章 城乡建设与生活 选修5 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 第二章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第三章 防灾与减灾选修6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二章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第四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五章 环境管理选修7 第一章 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 第二章 地图和遥感 第三章 全球定位系统(一)教材知识体系 (二)教材图象系统 (三)教材学习评价系统 二、以中图版必修1为例分析 1、内容体系分析 2、内容结构分析 3、教材内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教材知识体系本教材主要介绍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过程,从公民素质教育出发,不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突显了“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这一理念。 1、内容体系分析四大内容1.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形成科学的宇宙观 。认识地球的运动特点及其地理意义 2.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形成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的观念 3.学会分析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过程,说明它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认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必修一整体编排如 右中图版教材的每一节由正文和非正文两部分组成。正文部分图文结合,阐述地理原理,说明地理现象。 非正文部分从“探索”开始,包括“学习指南”、“名词链接”、“思考”、“阅读”、“活动”、“实验”、“读图练习”、“课题检查进度”、“案例研究”、“复习题”等,形式多样。2、内容结构分析3、教材内容中存在的问题3.1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贯彻力度不够环境问题在各章中都涉及较少,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既没有设立专题,也缺乏一些阅读或案例研究等。 3.2内容组织有些不合理如气候知识分解在两处,第二章先提到三种气候类型,第四章后讲到四个气候形成因子,为了“不求知识的系统性”而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核心――气候要素显得支离破碎。3.3知识本位的思想没有突破,能力培养目标不明确有些章节描述性语言太多,文字冗沉,没有突破知识本位的桎梏。也有些章节文字过于简略、跳跃,可读性较差。教材对于地理能力的培养缺乏明确目标,基本是一讲到底,缺乏活动和训练。 3.4一些探索、实验、案例研究的可操作性不强如模拟水循环的实验,需要一个小时,一堂课内无法完成。有些案例研究,从现象到结论都有了,缺乏探究性。 中图版必修1的图象系统,共有135幅图片,包括景观图、示意图、框图、联系图、插画、漫画等组成。 (二)教材图像系统学习评价系统是学生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的重要阵地。中图版《地理》1的评价系统多讲求思维的发散性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教材学习评价系统谢谢大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