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608558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泰山国际学校高二岳麓版选修一 历史第6课 王安石变法 课件45PPT

日期:2025-04-3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24698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山东省,选修,课件,王安石变法,6课,历史
  • cover
(课件网) 五代十国形势图 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 北宋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消极影响? 问题1: 宋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兵戈不息,苍生涂地,其故如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如何?” 赵普曰:“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也,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采取了哪些措施? 增设官 僚机构 扩充军队 养兵养官 分散军权 冗官 冗兵 冗费 军队战斗力弱 战辽西夏多败 一、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权 钱 兵 加强中央集权 三冗两积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 战争赔款 ———必要性 什么措施导致什么现象形成什么局面? 呦?他怎么也当官了啊 130万 宋初军队 宋中军队 军费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 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收支情况对比表 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 ———欧阳修 年代 收入 (单位:贯) 支出 (单位:贯) 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 15085万余 12677万余 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 12625万余 “所出无余”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 11613万余 13186万余 上京(今内蒙) 兴庆(今银川) 东京(今开封) 宋代有人说:“历代以来的一切苛捐杂税,本朝都有”。 北宋农民负担沉重 项目 景德年间 庆历年间 商税 450万(贯) 1975万(贯) 酒税 428万(贯) 1710万(贯) 盐税 355万(贯) 715万(贯) 总计 1233万(贯) 4400万(贯)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不抑兼并) 阶级矛盾尖锐 农民起义不断 范仲淹(989一1052) “庆历新政” 严重的社会危机使得不少“以天下为己任”的大臣,纷纷上书朝廷,要求革新政治。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大臣范仲淹等人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等十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主张,为仁宗所接受,遂推行新政,这就是“庆历新政”。但是新政触犯了官僚贵族们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庆历五年(1045年)初,范仲淹等人被相继排挤出中央政府,新政宣告夭折。   宋英宗之子。1067—1085年在位,曾说:“天下弊事至多,不可不革。”即位后,不治宫室,不事游幸,有恢复河朔、革除弊政之志,用王安石行新法,励精图治。 宋神宗(1048—1085) “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王安石“变法精神” “变革天下之弊法” ———王安石《言事书》 为人刚正,意志坚强“三不足”的大无畏精神推行变法运动的。 贱子昔在野,心哀此黔首。 丰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 虽无剽盗起,万一且不久。 特愁吏之为,十室灾八九。 ———王安石《感事》 王安石性格分析: 王安石最打动人心的就是他的三不足精神: 天命不足畏———规律要把握; 人言不足恤———民意要倾听; 祖宗之法不足守———改革要渐进 3、王安石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和“三不足”的大无畏精神 4、1068年宋神宗即位,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消除弊病,克服统治危机,决定启用王安石变法 1、三冗两积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 2、庆历新政提供经验教训 一、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材料一 今则西戎已叛,屡丧边兵;北虏愈强,且增岁币。国用殚竭,民力空虚,徭役日繁,率敛日重。官吏猥滥,不思澄汰;人民疾苦,未尝省察。百姓无告,朝廷不与为主,不使叛而为寇,复何为哉? ———枢密副使富弼的上书 材料二 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 ———欧阳修 材料三 承平浸久,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