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609286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导学案:第23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日期:2025-10-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1次 大小:5606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岳麓,高中,历史,必修,三导,学案
  • cover
23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2019.9.29 核心素养导航 课程标准 1.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2.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重点难点 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2.区分毛泽东的思想与毛泽东思想。 【基础梳理】 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开始传播:受 胜利的影响, 在1918年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等文章,开始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 2、进一步传播 (1) 中后期,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翻译、出版了一些关于社会主义的著作。(小字部分: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较为系统的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出版) (2)毛泽东等先进知识分子接受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牢牢记住了“ ”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 (传播的方式: 发表文章、翻译书籍、创办刊物。) 3、影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建立了 ,开展 革命。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毛泽东等成长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发展历程 (1)酝酿(雏形):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发表《 》、《 》等,开始对中国国情进行思考。阐明了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 (2)形成: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领导创建 革命根据地,探索出“ , ”的道路即中国式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3)发展与成熟: ①从 到 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的展开。 ②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了《 》,解决了革命的领导阶级、 、 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中国革命有了正确路线的指引,加快了迈向胜利的步伐。 ③ 年春,党的“七大”正式确认 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4)新发展(继续深化) ①新中国成立后,提出了 的总路线,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即 。 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独特创造。1956年《论十大关系》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②在党的“八大”上,正确分析了中国国内 的变化。主要矛盾是 主要任务是: ③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提出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 和 的战略思想。 2、评价 (1)它以 为基本原则。(精神实质) (2)是 与 相结合的典范。 特点 (3)是中共 的结晶。 (4)指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1949年10月1日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3、毛泽东晚年的错误:(解析与探究) 【重难点阐释】 一、“工农武装割据”的含义是什么?其主要内容是什么?其意义有哪些? 1、含义 (1)“工农武装割据”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在领导武装起义、创建人民军队的基础上,在广大农村进行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政治建设,并以此来反抗国民党反参考圆统治的一种斗争形式,也是中国式革命道路必经的重要阶段。 (2)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二是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在斗争实践中,毛泽东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2、主要内容:毛泽东认为红色政权的存在和发展必须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其中武装斗争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主要形式,土地革命是基本中心内容,根据地建设是可靠保障,三者缺一不可。 3、意义 (1)“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2)它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使革命的星星之火发展成为燎原之势。 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的特点是什么?历史影响是什么? 1.主要内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