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少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变脸 作者 类型 造型·表现 课时 1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本单元中一节非常有趣的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结合,让脸上的表情动起来。是一节趣味性很强、能够让学生“玩中学”的课。在玩的同时,教材渗透了传统川剧“变脸”的内容,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 学生情况: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对人脸部的表情有了一定了解,并且尝试表现人和动物脸部不同的表情特点。因此,在本课的学习制作中,学生更多的精力将放在研究“如何让脸变起来”这一问题上。五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已经较强,只要教师引导得好,创意思维激发得好,学生就能在“玩玩乐乐”中,体验变脸的乐趣、探究变化的方法,并能够积极主动地了解传统“变脸”的奥妙。 教学方式、手段:本课的教学主要是以教师启发示范、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方式进行。 教师准备:收集前一节课的作业,制作成抽拉式范作。三只用于变脸示范的口罩、课件。 学生准备:色纸、废旧物品等材料,剪刀、双面胶等工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在上节课观察、表现表情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表现脸部表情变化时五官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实践掌握让脸变化的方法。能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法设计变化的脸。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小组合作探究、创作过程中,激发创意、体验合作乐趣、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探究,了解让脸部的表情动起来的方法,会用简单易操作的方法,让自己的脸或画上的脸动起来。 教学难点:激发创意,让脸的变化出人意料。 教学设计 一、玩作业 变变更有趣 1. 出示上节课作业整理成的翻页作品。瞧,老师手上这件作品,变、变、变,有意思吗?其实,这就是大家上节课的作业,稍微变一变,就能更加精彩。 2. 除了这样变,我们还可以怎样让我们的作业动起来呢?PPT出示抽拉作业图片。 老师也做了一个这样的抽拉式变脸玩具,想不想上来感受一下?指名上台玩一玩。 3. 今天,我们是做这样的玩具吗?不,这只是告诉大家一个玩作品的方法。今天,我们要体验更有趣的游戏。给我一分钟时间。 教师戴上变脸道具。 二、看我变 让你乐起来 1. 教师示范表演变脸小游戏:三层口罩表演“变脸”。 (笑脸)哈哈哈,今天能和大家一起玩游戏,真开心呀! (老虎脸)啊呜!这边有声音?哈,终于找到猎物了。 (惊恐的脸)啊!怪兽啊!救命啊! 别紧张,这只是游戏! 2. 好玩吗?想不想一起玩?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表情丰富的脸,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玩一玩表情游戏———变脸。 板书:变脸 三、你来变 让脸更精彩 1. 教师提问:刚才我玩的变脸游戏,为什么让你这么兴奋?(脸部表情夸张、变化的脸很有意思) 2. 教师提问:我在刚才的表演中变了哪几张脸?(加上我自己的脸,一共四张脸) PPT出示四张表情图片:还有一个人也在玩变脸,她变的脸和我变的有什么不同? 3. 教师小结:为了让我的脸上的表情更加夸张、怪异。我将原来的嘴巴遮住,画上更加奇特的嘴巴。而且设计了四个不一样的表情连续变化,就是为了让脸变得更加有趣。 4. 如果你来玩变脸游戏,你想改变哪个部位? PPT出示人像图片,出示字幕提示:嘴巴、眼睛、鼻子。 5. 瞧,有些同学已经开始尝试了。你想看哪一组? (1)(PPT出示学生作品 遮挡眼睛)她是怎样变脸的?如果你来改变眼睛,你能变得比她更加奇特吗? (2)(PPT出示学生作品 遮挡嘴巴)瞧,这个男生嫌自己嘴巴的动作不够夸张,干脆做了一张能活动的大嘴。 (3)(PPT出示学生作品 侧面遮挡)除了改变正面对我们还可以这样变。你能将这些侧面和你的脸结合起来吗? (4)(PPT出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