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课 买菜 设计理念: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场景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同学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注意观察,就能培养自己的默画、记忆画的能力,不断提高作画水平。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创设一个“小小菜市场”的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中真切感受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让他们试着走进生活,强化了他们的生活体验。本课的教学实质是让学生养成一种习惯,就是能够随时注意观察生活、发现生活、记录生活、感受生活,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默画能力,为学习下课《蔬菜的联想》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菜场买菜和卖菜的一些常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2)操作目标:学会合理使用各种废旧材料,创作出生动、精彩、富有生活气息的作品。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菜场的热闹气氛,激发他们热爱生活,感恩生活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画速写收集素材,通过仔细观察手能默画一些买菜卖菜的“特写镜头” 教学难点:画面线条疏密的处理,各种废旧材料合理的运用,原汁原味地表现生活。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相关图片资料、色纸、废旧材料及彩色铅笔、水粉色、电子秤和手秤各一个。 学生:带一些自己喜欢的菜;色纸、各种废下材料及彩色铅笔、水粉色。 课时安排:2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预设: 1.录像导入。 让学生观看早晨菜农进城,他们熟练地在摊位上摆菜整理,买卖的各种喧哗……画面上又出现了拎着菜篮的大爷和大妈们,他们精神抖擞地走到菜摊前,熟练地选着新鲜的蔬菜,大声地和小商小贩们讨价还价……教师此时问学生看到的是什么样的画面?学生会异口同声地说买菜。(板书:买菜)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生活,体验买菜的乐趣。 2.启发谈话。 (1)你刚才看到了哪些蔬菜?说说这些蔬菜名称及味道,它们有哪些营养价值?你还看到了哪些荤菜?你喜欢你爸妈买什么菜? (2)你观察到菜场周围的环境是什么样的?摊位是怎么样分布的?去买菜的主要是一些什么年龄段的人?买菜的人和卖菜的人表情、神态怎样?有哪些动作?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3)平时有没有跟家长去过菜场?去过的同学请讲讲有什么体验和感受? 3.欣赏分析。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各种蔬菜,并且学会了用各种材料制作出不同形状、颜色和不同质感的蔬菜,有的同学还专门到菜场去买菜,和商贩们讨价还价,感受了菜场的热闹和喧哗。经过细心观察,精心筛选,他们选择了最富有代表性的场面,合理地运用各种废旧材料,原汁原味地表现了热闹的菜场。你们瞧,他们创作的作品多么生动啊! 这一幅作品画面的主人公是一位老奶奶,她卖的蔬菜品种可真多呀!茄子、黄瓜、白萝卜,应有尽有,又新鲜又水灵。她好像正在算账呢!看她笑眯眯的脸,可以想象她今天的收入一定不错。这幅画构图合理,色彩鲜艳,画面饱满,材料主要采用了色纸、麻袋、彩色铅笔、水粉色,还运用了剪 、撕、贴、画等技法。值得同学们学习。 同学们,下面还有几幅学生作品,请同学们欣赏分析一下。 4.创设情境。 同学八人为一组,拿出自己所带的菜,逐一展示实物:辣椒、黄瓜、卷心菜、茄子等等,摹拟菜场里菜摊摆菜的模样,把菜按品种进行分类摆设。 各小组选派两名同学卖菜,一部分同学可到各自喜欢的菜摊前“买菜”,检验买菜的感觉。另一部分同学可带着速写本四处观察,感受“小小菜市场”的气氛,看看哪一信菜摊的菜品种最多?卖菜的和买菜的“叔叔阿姨们”交易时是什么样的表情、动作?练习画速写,收集素材。 5.导练自创。 小组讨论,拓展思维。 小组交流刚刚收集到的素材,引导同学整理刚才画的速写,构思、构图时要考虑到各种废旧材料的选择。突出主题。 巧手组合,创作佳作。 选择生动、有趣的买菜镜头进行勾画,合理地使用废旧材料粘贴,收拾整理。在表现菜场整体气氛的基础上,注意细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