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612466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 28 枣核 课件(共20张PPT)

日期:2024-05-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6573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枣核
  • cover
(课件网)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 第28课 枣核 课题导入 “枣核”原指枣子的核,本文指的是一个像枣核大小的孩子,这样一个小孩会引发怎样的故事呢? 相关链接 本文是民间故事。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口头文学作品。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主要类别有神话传说、传奇故事、生活故事、才子佳人、公案故事。著名代表作品有《白蛇转》、《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认读园地 核 妻 爹 犁 折 困 牲 府 罢 涨 qī hé lí zhē diē shēng kùn bà zhàng fǔ 多音字运用 折 zhē(折腾) zhé(打折) zhàng(头昏脑涨) zhǎng(涨价) 涨 ①他们折( )腾了大半夜,衙役们困得很。 ④县官鼻子都气歪了,脸涨( )得通红。 shé(折本) zhē ②商人从来不做折( )本买卖。 shé ③要换季了,商场里的衣服都打折( )了。 zhé zhàng ⑤随着产量降低,这种产品涨( )价了。 zhǎng 重点词语 争辩 善罢甘休 折腾 惊慌 课文讲解 读第1自然段。 早年间,在山脚下的一个村庄里有一户人家。家里只有夫妻两个人,他们成天盼着要个小孩,常常叹着气说:“咱哪怕有个枣核那么大的孩子也好哇!” 一个“只有”让我们感受到夫妻二人的孤单,“成天盼着”、“常常”说明孤单的夫妻二人渴盼孩子的心由来已久,“哪怕有个枣核那么大的孩子也好”则进一步让我们体会到夫妻二人渴盼孩子的愿望是多么强烈。 因为生下来的孩子真的就像枣核那么大,所以夫妻二人给他取名“枣核”。 第1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写了枣核的出生及名字的由来。 课文讲解 读第2~3自然段。 第2-3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写了枣核的勤快。 “枣核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很多的本领。”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联系下文可以得知,枣核天天干活,能扶犁,赶驴,能比别人打更多的柴,足以说明他的勤快。这一句话是本段的中心句,处在开头的位置,起概括和总述作用。 课文讲解 读第4~7自然段。 课文讲解 枣核总共发出几次吆喝声?为什么要折腾这么多次? 枣核总共发出了三次吆喝声,但每次都让衙役们只听到声音而见不到人,衙役们搜不到人,一次比一次心灰意冷,又困又累,最后干脆不理他了,所以才给了枣核赶牲口回村的机会,体现了枣核的聪明与机智。 课文讲解 第4-7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写了枣核利用个头优势钻进驴耳朵再三捉弄衙役,帮大伙儿赶回了牲口。 课文讲解 读第8~13自然段。 县官鼻子都气歪了,脸涨得通红,嚷道:“多加几个人,多拿几条棍,给我狠狠地打!” 思考:这句话中对县官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鼻子都气歪了、脸涨得通红”是神态描写,“嚷道”是动作描写,“多加几个人,多拿几条棍,给我狠狠地打!”是语言描写,通过这几处的描写,让我们体会到县官的气急败坏,与枣核的“大摇大摆”形成鲜明的对比。 课文讲解 枣核这次不往别处蹦,一蹦蹦到了县官的胡子上,抓着胡子荡秋千。 思考:“荡秋千”实际上是指什么?枣核为什么要往县官的胡子上蹦? “荡秋千”在这里不是真正的荡秋千,而是指枣核抓着县官的胡子荡来荡去,就像在秋千上一样。枣核往县官的胡子上蹦,其实是像想把衙役们引过来,他知道衙役们的棍子根本就打不着自己,最后挨打的就是县官了,进一步体现了枣核的聪明与机智。 课文讲解 第8-13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写了枣核智斗县官的过程。 课文讲解 读最后一段,想象枣核走后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想象县官这一次没有占到便宜,后面又心生一计,最后还是被聪明的枣核给识破了,这也是故事续编的主旋律,同时也告诉我们聪明的人总能用智慧战胜邪恶,正义必胜。 感悟 学完这则故事,我们有什么感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