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616356

21《庄子》二则 说课稿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105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庄子,二则,课稿
  • cover
21北冥有鱼说课稿 一、说教材: ???《北冥有鱼》是庄子的作品,文本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为我们揭示了庄子思想的精髓:逍遥游。这篇课文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文章,属于讲读课文。 二、说目标: ????根据《全日制普通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高中生“要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一定数量的名篇”。据此,我设置了一课时内容,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一)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点的实虚词、句式、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2、理解《北冥有鱼》语言特点和写作方法。 (二)能力目标: ????诵读课文,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德育目标: 了解庄子及《北冥有鱼》的基本哲学思想,并且辩证的看待这种思想。 三、说重、难点: 重点:落实具体的文言知识及涵咏体味文本的思想感情。 难点:辩证看待庄子在《北冥有鱼》中所体现出的哲学思想。 四、说教法: 1、诵读法。古文,必须通过诵读才能培养出一种古文的语感,只有通过反复的吟诵,学生才能愈来愈深刻的了解文章的内涵。 2、梳理法。对于文本的文言现象,采用分组重点突破,讨论归纳整理的方法进行教学。 ????3、研讨法。对于文章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哲学思想,可结合时代背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组研讨进行分析,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点拨提示,促使学生往深一层想。 五、说学法: ????1、预习法。学习一篇课文,预习是必不可少的。文言文,知识量大,所需掌握的内容多,不经预习直接听课,学生很可能会不知老师所云者何,听课效果大打折扣。反之,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听课时对文章重难点的把握就会事半功倍。 ????2、诵读法。“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生学文言文,实际上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自己读懂文言文。《北冥有鱼》气势磅礴,寓意丰富,想象奇特,比喻生动,通过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探究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动性,通过诵读、思考、讨论、探究归纳文言知识现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把握教学重点与难点,促成学生的有效学习。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约3分钟) ?马叙伦曾经说过:“开宗不解‘逍遥’字,空读南华三十篇”,足见《北冥有鱼》之魅力。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近庄子,走近《北冥有鱼》。 ???(二)一读文本(学生朗读),疏通字词,整体感知文本。(约5分钟) ???(设计依据:课标指出,对那些富于情韵、语言优美、琅琅上口的作品,应反复诵读,品味语言,把握文体知识。通过诵读突破知识目标。) ???(三)再读文章(学生自由读),积累并梳理文言知识,归纳总结重点字词句式:(约10分钟) ????由于预习充分,在课堂上可给学生少许时间(2分钟左右),整理一下思路,提出难以理解的词句,学生之间分组讨论、交流、补充、订正,相互答疑,老师从旁予以纠正。 ???明确: 重点实词:志??适??穷??绝??待 重点虚词:其??之??斯??恶 ??(四)三读文本(学生诵读),涵咏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庄子思想及写作手法。(约20分钟) 1、 请一位朗诵水平较好的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生思考、圈画、交流、讨论,然后小组发言,其他小组补充,教师从旁予以点拨,引导学生明确作者的思想情感。 ???(五)四读文本,巩固文言知识,深切体悟作者的思想,获得审美体验。(3分钟)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充分把握本文的教学内容,深刻体悟作者的情感,了解作者的哲学思想,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六)小结:(2分钟) ????《北冥有鱼》是作者哲学思想的一种体现。通过这节课的品读分析,我们发现庄子思想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在我们的人生之路上,正像于丹所说:孔子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