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大狮子》 科目: 小学美术 教学对象:三年级学生 课时: 一课时 提供者: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从教材《大狮子》中就能发现,本课不仅是画狮子,而是运用彩墨的方法进行大狮子的表现。虽然狮子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动物,在动物园看到过,或者在动画片中看过,但如何抓住狮子特点,进行夸张的彩墨表现,体现出“个性化”的特征,仍有一定难度,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以激发学生热爱彩墨为基点,引导学生大胆的运用夸张、变形的方法表现狮子的五官、鬃毛和神态,培养他们热爱动物,敢创新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目标 1、学习用水墨画得形式表现大狮子,能大胆的运用夸张、变形的方法表现狮子的五官、鬃毛和神态。 2、尝试体验水墨画中笔墨和色彩的变化,感受水墨造型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学习水墨画的乐趣。 3、通过作品欣赏,感受狮子的雄健之美,激发奋发向上的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非常高,平时就有很多学生平时就爱画画,也有一定的美术知识,所以教师应继续保持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引导他们通过图片的欣赏,用心去感悟、去发现传统的水墨画也充满了创意。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是面向三年级的学生开展水墨大狮子的创作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在“以学生为本”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主要采取情境创设法、直观教学法、演示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表现出自己的绘画语言。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威武的大狮子,感受水墨用笔造型的乐趣。 教学难点:能大胆的运用夸张、变形的方法表现狮子的威武。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猜谜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出示谜语,认识狮子 教师:“老师请来了一位动物朋友来我们课堂做客,它是谁呢?猜一猜。” 谜语:披着大黄袍,戴着大围脖;威武身姿显霸气,非洲场上属第一。 教师:“大狮子有哪些外貌特征?”,出示课件图片真实的狮子, 教师总结:雄狮长着大大圆圆的头,颈部披着长长的金黄色鬃毛,大大的鼻子,炯炯有神的眼睛,吼叫声威力四射。 2、学生模仿狮子吼一吼,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表现大狮子有很多方式,除了照片摄影还有水墨大狮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开启水墨大狮子的旅程”。 揭示课题:《大狮子》 学生观察狮子的特征并回答,大狮子。 学生通过图片欣赏,初步认识“大狮子” 的外貌特征。 学生模仿狮子吼一吼,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预览课本。 【设疑导入新课,从好奇心开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自然而然的获得体验、感悟。】 二、大狮子的水墨之旅 1、名家作品赏析,感悟水墨魅力。 (1)、徐悲鸿大师作品欣赏,感受水墨大狮子的威武。 教师出示课件图片--徐悲鸿的《侧目》画。 教师:“首先,一起走近大师徐悲鸿的作品欣赏、感受水墨大狮子”。 教师小结:徐悲鸿是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所绘雄狮图,雄狮于崖上怒目圆睁,探爪作欲扑状,气势威武充分的展现了传统水墨画大狮子的威武气魄。 (2)、对比分析,大狮子的“多样化”水墨画的表现。 教师出示课件图片-- (英国)保罗·布莱特《谁敢嘲笑狮子》赏析。 教师:“请同学们比较徐悲鸿的《侧目》画和保罗·布莱特《谁敢嘲笑狮子》,谈一谈对水墨大狮子不同的感受”。 教师总结:“原来水墨画大狮子还可以这样画!作者从不同的视角,运用丰富的色彩,展现了趣味性的彩墨大狮子。” 2、水墨画探究,展神情、思用笔。 (1)、画五官,感受水墨用笔的中锋和侧锋造型法。 教师出示课件图片—步骤图:1.用轻松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