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628664

1.2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教案

日期:2025-09-1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10757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城市,形成,发展,教案
  • cover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述的是城市区位因素,从教材的地位上看,高中人文地理贯穿了区位理念,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在不同的阶段,有其主导的区位因素。教材从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三个方面结合实例进行讲述,本课时重在分析城市区位,掌握综合分析城市区位的一般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突出人地关系思想。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透过前面的学习,已初步掌握了学习地理的一般方法,但综合分析能力有限,加之知识面有限,生活阅历较浅,用新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去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需着重培养,因此根据课标和学生的特点,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三个(见学习目标),把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掌握一个方法,即“综合分析城市区位的一般方法”。 设计思路: 本节课在教学方式上改变传统是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采用我校1539学本课堂下的“五学课堂”模式(定向导学—静心自学—激情互学—精讲助学—检测评学),但又打破五学课堂的固定顺序,做到灵活运用,切实提高课堂的效率。 从内容设计上以西安为案例,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完成本节课的学习。西安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城市,古代曾是十三朝古都、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现代一带一路的陆上起点城市、西北龙头和关中城市群的核心,它从汉代兴起,到唐后没落,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再次腾飞,反应了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和变化。所以在教学内容上以“西安”为案例,共分为三幕,第一幕:千年古都,梦回长安;第二幕:探索发现,没落长安;第三幕:厚积薄发,腾飞西安。以西安的兴起、衰落、腾飞为主线,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理解城市的区位因素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也是在不断变化的,熟练应用城市区位分析的方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区位的含义; 2.结合具体区域,分析影响城市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并理解其是在不断变化的; 3.熟练应用城市的区位分析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图文资料分析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掌握该类地理案例分析的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比学习城市的自然和经济区位,正确认识自然环境对城市的影响,提高学生探索城市规划的兴趣。 2.通过分析身边的城市区位,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城市自然地理区位和经济地理区位。 教学难点:掌握综合分析城市区位的一般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展示、精讲点拨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静心自学 上课前一天利用20分钟左右自习时间,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文本,通过阅读教材P26—P28的内容、查阅地图册(中国地形、中国交通图、中国河流图),运用查、划、写、记等方式,对文本内容归纳分析,独立思考,深入钻研,完成对“导学案”上老师依据学情预设“静心自学”部分的问题或题目。学生将难以独立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将自己在自学产生新的疑难问题提出来。(静心自学部分见学案篇子) 通过预习使学生了解城市的定义、特点、分类及区位、城市区位的定义,掌握影响城市区位因素并能举例在城市区位因素影响下兴起、发展的典型城市,完成初级学习目标,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定向导学 以“猜城市游戏”导入新课,设置问题“古时八水环绕、有两项六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曾是13个王朝的古都、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一带一路的陆上起点城市、陕西省的省会……”,问题层层递进,引导学生猜出西安。再通过展示大量的精美图片(见图1:西安位置图、八水绕长安图、西安的交通图、西安古城图、秦皇兵马俑图、211大学校徽图、一带一路图、特色美食图、西安城市图等)。接下来展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