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蔬菜》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为苏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二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在此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乃第一课《我种的植物》的延伸,后两课《买菜》《蔬菜的联想》的前提和基础,本册的前五课都侧重引领学生走近生活、探究自然,不论是植物还是蔬菜,都是身边普通常见的素材,重点引导和启发学生用艺术的眼光去观察和思考,通过对这些素材的颜色、形状、肌理、结构等的观察来感受它们与众不同的美,通过写生的表现手法创造性地表现出来,体味写生创作的乐趣。 【学情分析】 六年级属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入,能比较全面、细致地观察物体和独立思考。因此,本课的学习将更多地显现出美术学科的专业特点,在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下,能运用色彩的对比与和谐、构图的疏密与对比、线条的虚实与轻重等专业的绘画技法语言来创作,感知和体会造型表现的乐趣。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常见蔬菜的形状、色彩和肌理等。巩固基本的色彩、线条和构图知识。 技能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多方位感知蔬菜的形、色、肌理、结构等特征。运用轻重、虚实等变化的线条进行造型,尝试表现一组蔬菜。 情感目标:在写生蔬菜的过程中感受蔬菜的形态、色彩和肌理美,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各种蔬菜的形、色、肌理、结构等特征写生创作,尝试表现一组组合构图的蔬菜。 教学难点:用疏密、轻重、虚实等不同的线条表现蔬菜的不同肌理和结构。用色彩的对比与和谐来表现蔬菜颜色的丰富变化。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常见的蔬菜、范画、等。 学生准备:记号笔、打印纸、彩色铅笔、水彩笔或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摸蔬菜,猜名字。 师:老师这里有个袋子,想知道里面装着什么吗? 师:好,老师请两位同学代表大家来挑战,全部过关每个小组有大奖品,其中有一位同学不过关,奖品全部取消,有难度哦,敢挑战吗? 师:好。游戏规则是:闭上眼睛取出一个,可以摸一摸、闻一闻,甚至尝一尝,就是不准睁开眼睛看,猜出手里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教育学中的游戏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用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高年级的学生已不再满足一般的低水平游戏,所以加深难度使游戏更有挑战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兴趣。) 二、新授阶段,观察探究。 1、引出课题。 师:恭喜两位同学顺利挑战成功,请每个小组的组长来领取奖品。 师:刚才挑战同学上来摸的和你们的奖品都是什么?对了,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离不开的蔬菜。(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挑战获胜的奖品形式呈现写生对象,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乐趣,从而更珍惜和关注奖品的内容和特征。) 2、学生观察。 师:同学们可以看一看,轻轻地摸一摸、闻一闻,挑自己最喜爱的蔬菜和同学交流一下,它们的名称、颜色、形状、气味、肌理。然后小组推荐一位同学和全班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触摸、观察和交流,让学生从形状特征、色彩、肌理感觉、气味、结构等方面认识蔬菜,为后面的写生创作打下基础。) 3、提出任务。 师:看同学们讨论的这么热烈,交流得如此欢畅,老师明白了,今天走进我们教室的这些蔬菜王国的小可爱们很讨大家喜欢,那同学们是否有想过,面前的这些小可爱们是有寿命的?而且还比较脆弱? 师:现在我们看它们很新鲜、漂亮、可爱,但过一段时间会怎么样?再久一些呢?对,过一段时间会蔫掉,再久就会腐烂消失。那我们如何将它们的生动形象永久保留下来呢? 师:对。同学们说的很好,画下来。直接面对自然和实物描写就叫写生。(板书) 师:就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维米尔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马奈的《莫里索》。。。。它们距今都已三、四百年,画中佳人早已离我们远去,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