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629314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浙教版

日期:2024-06-0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101546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以内
  • cover
《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步骤,能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是多少”的数学问题。 2.让学生经历读一读、想一想、圈一圈、画一画等活动,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逐步熟悉用画图方法解题的策略。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体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带来乐趣。 教学准备: 教具:主题图、课件。 教学重点: 会解决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是多少”的问题。 教学难点:会根据情境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回顾经验 1.口算 11-2 12-6 12-4 12-8 15-7 15-9 13-4 13-7 13-6 2.(课件出示)复习题 吃掉了几个? 教师:小猴子吃桃子。观察这幅图,你了解那些信息?问题是什么?“吃掉了几个?”怎样解答呢? 自主列式解答。指定学生回答,个别评价,促进交流。 教师:解答正确吗?指名回答。 师生小结:明确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引入课题并板书。 【设计意图:设计复习题,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为今天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课件出示)例5主题图. (一)理解图意 找出相关信息和问题 教师: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发现什么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 根据学生完整的回答,课件出示各信息: 1.有16人来踢球, 2.现在来了9人, 3.我们队踢进了4个, 4.还有几人没来? 教师:我们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分析题意 筛选信息 师生合作,利用多种方式,逐一分析算式。 1.读一读。让学生将有联系的相关条件读一读。初步判断哪个条件与问题没有关系。 引导学生发现:要求“还有几人没来?”,与人数有关,与踢进的球没有关系。 师生小结:“.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在解决问题时没有用处,是多余条件。 2.圈一圈。把多余条件圈起来,将有用的条件和问题完整读一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现实情境图提取信息,尝试列式?引发思考。初步感知解决问题中包含的数量关系,利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选择有效解决问题的信息,明确与问题无关的条件是多余条件。】 (三)运用策略 解决问题 1.画图策略 深化理解 教师:我们了解到的条件和问题,除了用文字表示,还能用什么方式让大家看得很清楚? 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用直观画图的方式表示。同伴合作,设计画图表示方法。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呈现不同的画图策略,可能会有: (1) 教师出示: (2) (3) 如果有错误的画图,可根据生成资源进行分析讲解。 教师:根据图示,用什么方法解决? 【设计意图:明确信息后,再次让学生把条件和问题用自己喜欢的图表示出来,进一步理解问题间的数量关系,体会减法的意义,同时为列式计算提供表象支撑。】 2.列式计算 建构意义 分析图中表示各部分的表示的意思,明确数量关系间的相互关系。 教师:你能看懂这些图吗?画图帮助我们分析题目的意思,现在解决“还有几人没来”你还有什么困难吗? 学生列式,指名板演,个别提问,说算式各部分的含义。 全班交流。检查单位,口述答语等,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细节。 3.回顾反思 强化步骤 (1)验证结果 教师:还有7人没来,这个结果正确吗?你有什么方法说明这个结果是正确的? 学生汇报,可能会出现: 用加法验证,7+9=16(人), 语言表述:没来的7人加上 现在来的9人,一共有16人。 在表述过程中,只要学生能利用加法的检验的意识来分析,都予以肯定 (2)回顾步骤 结合主题图,梳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教师:今天我们在解决问题时遇到了什么困难? 教师:分析信息时,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是不是所有的信息都与解决的问题有关? 教师:解决问题的结果是否正确怎样检验? 师生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 ,要先通过看图或看文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