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632881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1.2地球的运动 教案(2课时)

日期:2024-06-09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6次 大小:147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教,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运动
  • cover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地球的两种运动形式 理解地球自转、公转的定义 知道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 理解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并能运用身边的事例进行说明 能运用地球仪正确地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理解地球上不同地方出现的时间差异现象 理解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移动规律 理解一年中不同季节和不同地方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理解极昼和极夜现象、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形成 通过列表比较,对比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周期和地理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模拟演示,发挥想象能力,理解地球自转造成的昼夜更替现象 通过模拟演示,发挥想象能力,理解地球公转造成的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 运用地球自转和公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地理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进步中,感受科学家们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和坚持真理、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并能运用身边的事例进行说明 理解地球上不同地方出现的时间差异现象 理解一年中不同季节和不同地方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理解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移动规律 理解极昼和极夜现象、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形成 通过列表比较,对比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周期和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并能运用身边的事例进行说明 理解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移动规律 理解一年中不同季节和不同地方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理解极昼和极夜现象、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形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球仪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导入 出示课件:奥运会图片 讲述:今年8月8日至24日,第29届奥运会在首都北京举行,中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获得了51枚金牌,100枚奖牌的辉煌成绩,突破了以往任何一次在奥运会中所取得的成绩,终于实现了中华民族百年来的梦想。奥运会的开幕式气势恢弘,给人以无限联想和美的享受。不过,当我们正在兴趣昂然地观看开幕式的时候,美国的太平洋沿岸城市洛杉矶的人们却正在睡梦之中,他们那里的天空是满天星斗,月亮刚刚落下,太阳还没有升起。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奇特的现象呢? 这种奇特的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转造成的。我们这节课就来探索关于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的知识。 听,思考,回答 用生活中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体验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地 球 的 自 转 出示课件《地球的运动》和《地球的自转》,并适时讲解。 问题: 从地球的运动课件中,可以看出地球的运动有两种形式,是哪两种形式? 地球自转的围绕中心是什么?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什么?周期是多少? 地球的自转会产生哪些现象? 观察课件,看书P9,思考,讨论 直观形象地演示,充分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出示地球仪,鼓励学生演示地球的自转。适时讲解地球自转造成的昼夜更替现象和时差现象 一个学生演示,其余学生观察、思考 动手参与,体验过程,加深理解 讲解:以中国北京和美国洛杉矶为例,讲解计算地方时的方法(学生无需掌握) 听 拓展学生能力,维持学生兴趣 问题:P10,活动第3题 思考,讨论 加深对昼夜更替现象的理解 地 球 的 公 转 出示课件:地球的公转 问题: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指向是否发生变化? 地球公转的围绕中心是什么? 地球的方向是什么? 地球的周期是多少?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观察,思考,讨论,回答 直观形象地演示,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出示地球仪,鼓励学生演示地球的公转。适时讲解地球公转造成的太阳直射点变化情况 一个学生演示,其余学生观察、思考 动手参与,体验过程,加深理解 讲解问题1: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指向没有发生变化,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