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641352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2.2海陆的变迁 教案

日期:2024-05-18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115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七年级,上册,地理,海陆,变迁
  • cover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一、课程标准: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说明:“知道板块构造学说……”一项,要注意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的培养。 二、课标解读 标准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本条“标准”重在进行科学观念教育。学生受活动范围、思维能力和知识量的限制,实际上他们难以举出说明沧海桑田的例子,因此需要教材或教师提供更多的实例,使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开阔视野,再去搜集有关的实例。提供的实例应包括海变陆和陆变海两个方面。海变陆的例子比较多,如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形成喀斯特地貌的石灰岩是在海洋环境下形成的,围海造田等。相比较而言,陆变海的例子难找些,并且学生也较难理解,如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床遗迹,台湾海峡原来是陆地等。 从观念培养的角度看,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现在的海陆仍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这也需要用一些实例来说明,如珠穆朗玛峰还在升高,大西洋和红海还在扩大等。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尽管我们察觉不出来,我们脚下的大地一直在运动和变化之中。 标准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对于7~9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板块构造学说比较困难,课程标准为此对本条“标准”作了说明:要注意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的培养。这样,我们可对本条“标准”作如下理解。第一,安排板块构造学说,是对海陆运动变化的理性认识,即在说明科学家对于海陆变化原因的探索。第二,作为探索,重在过程(即科学史教育),因此需要从大陆漂移学说讲起,而且从培养科学兴趣的角度看,魏格纳从地图上得到启示而提出大陆漂移的故事是比较好的教学内容。第三,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的内容安排应注意逻辑顺序,体现科学的方法,即发现问题———思考假设———找证据论证。第四,对板块构造学说只作基本了解,即板块划分(六大板块)和地壳比较活跃地带(板块交界地带)。第五,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是作为板块运动的例证。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本条“标准”涉及的内容较广,且理论性强,但要求又比较简单,因此,教学把握的难度较大。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地壳是变动的,了解地表形态变化是地球内部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用实例加以说明。? 2.了解“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要点,感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体会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 3.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了解世界火山、地震主要分布规律,初步学会对照“世界六大板块示意图”和“世界火山和地震分布图”等,简要说出世界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关注人类如何防震抗灾,提高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 4.通过阅读示意图和进行演示、模拟等,初步了解海底地形及其发展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通过学习海陆变迁等实例,认识自然环境变化对人类可能造成的影响。初步认识自然界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利用自然的手段也是无止境的。 ?过程与方法 1.尝试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 2.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习惯。 3.尝试对学生的观点进行鼓励性评价和量化。 本节内容的教学,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对地表形态的形成、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进行由浅入深的了解和认识。通过质疑、合作探究、讨论、动手画示意图等参与性强的学习形式开展教与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世界是在变化发展中的,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理解科学研究既需要大胆的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