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642682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案

日期:2024-04-2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3次 大小:10854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历史,人教,必修,第一,单元,2课
  • cover
授课主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相关知识,具备相关解题能力 重、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进程及影响 课程导入 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对应着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对后续中西方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为什么只有中国延续了下来?其它三个文明已早早淹没在历史的尘土中了那?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开启今天的课程。 一、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背景 (1)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汉朝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国力日盛。 汉初统治者鉴于秦亡的教训及汉初社会经济的残败,将黄老之术中的无为而治、节欲崇俭、与民休息的观念转化成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 黄老之术继承、发展了黄帝、老子关于道的思想。 在社会政治领域,黄老之术强调道生法。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公正无私,恭俭朴素,贵柔守雌,通过无为而达到有为。 (2)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西汉稳定。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诸侯国的政治地位远远高于郡。诸侯国疆域广大,人口众多并位于经济发达地区,且拥有强大的武装,由诸侯王随意调遣。诸侯王的地位仅次于皇帝,在封国内独揽大权。这些异姓诸王拥兵自重,专制一方。此外,还自行征收赋税、铸造钱币,成为实际上的独立王国,最终成为中央集权的最大障碍。 汉高祖白登之围后,匈奴仍常常骚扰边境,汉朝没有足够的力量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军事反击,从汉高祖九年(前198年)起,汉朝采取“和亲政策”,以忍让来换取边境的暂时安宁。但是匈奴并没有停止过对汉朝的侵扰,威胁西汉稳定。 2.董仲舒的“新儒学” (1)特点:把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2)内容:“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以及后人归纳的“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 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如果皇帝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3)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 同:都主张统治者应实施“仁政”,都有民本思想。不同: ①来源不同:新儒学以儒学为基础,融合了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 人感应”学说 ③政治主张不同:传统的“仁政”建立在民本思想上;而新儒学“仁政”建立在“天人感应”学说上,认为“君权神授”,并以天来限制君主的权力过度膨胀。 ④地位不同:传统儒学在春秋战国时期不被重视;而新儒学在政治上占据了主导地位,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4)影响 ①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神化皇权; ②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③确立了儒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文化; ④“天人感应”等思想部分限制君主的权利,使君主实行“仁政” ⑤儒学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3.汉武帝的尊儒措施 (1)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选官的标准。 (2) 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设立“五经博士”,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五经博士”:《诗》、《书》、《礼》、《易》、《春秋》称五经博士汉武帝罢黜原有的诸子传记博士,唯立五经博士,使公卿、大夫、士吏都为文学之士,通晓儒家经典成为做官食禄的主要条件,儒学和政权紧密相连,从而确立了儒学和儒学经典的权威地位,致使儒家以外的诸子学因无进身之路而日益衰微。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也给后世封建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