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670881

苏教三上美 19摸物背形 教案

日期:2025-11-27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89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苏教,三上,摸物,背形,教案
  • cover
(苏少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摸物背形 作者 类型 造型·表现 课时 1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本课通过摸物的形式引导学生感知物品的形状、质感、细节等特征,然后凭借记忆,运用绘画或粘土制作的形式将物品塑造出来。要求学生通过摸物对物品的形象有深入的理解,对物品的特征结构胸有成竹。凭记忆作画或制作,是熟练掌握绘画、制作技巧,加深结构理解的一种很好的手段。 学生情况: 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绘画或黏土制作经验,但没有尝试过摸物背形的表现形式,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新奇的创作体验,但也有部分能力较弱的学生会感到有困难。 教学方式、手段: 1. 通过表演、猜谜、师生互动演示等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全面观察事物,训练学生的记忆力、表现力。 2. 通过摸物的活动,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 3. 通过绘画与黏土制作的形式,有助于对作业整体、深刻的认识。 教师准备:摸物的袋子或箱子、各种造型有特色的物品若干件、范画、范作、学生范作。 学生准备:自备袋子、各种物品若干件、绘画工具或黏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游戏、体验等活动学习摸物的方法,运用绘画或黏土制作的形式“背形”。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摸物背形的训练,积累学生的触觉经验,训练学生的形象记忆能力,锻炼学生表达力,培养学生对事物整体观察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理解力、概括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摸物背形的练习,训练学生的触觉和造型能力。 教学难点:摸物时对物品整体与局部的把握,以及如何表现出物品的主要形象与细节特征。 教学设计 一、游戏与尝试 1. 师生互动 (课件播放)《盲人摸象》的故事 师:为什么四位盲人说的大象模样都不一样呢? 生:因为他们都只摸到了大象身体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大象的整体,所以他们的回答都不正确。 师:是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而应看全局,那样才能全面和真实地了解事物的情况。 (小结:摸物品时,应由大到小,由整体到局部。) 2. 摸物猜谜 师:那同学们,如果把你们的眼睛也蒙起来,让你摸一样东西,你会发生和那四位盲人一样的错误吗? 生:不会。 师: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一个互动游戏。课前,老师为你们每一组都准备了一个箱子,里面装的都是一些学习用品,生活用品,体育用品等等。以每组组长为裁判。其余组员分别将手伸进袋子中摸物品,每人摸三次,要说出摸到的物品是什么,描述详细的同学可以得到摸物明星贴一枚。 生:…… 师:现在,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摸物的经验。 生:…… 师:同学们描述的都非常准确,将摸物的要领掌握到了。 板书:大 → 小 整体 → 局部 师:现在呢,老师想给同学们增加点难度,看看同学们能否有更好的表现。 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蒙上眼睛摸一样东西(玩具汽车),上来进行摸物猜谜的学生,要边摸边用语言描述自己摸到的物品整体形象是什么样子的?由几部分组成的,每部分又是怎么样的?摸一下各部位的质感(材质)及一些细节。然后说出它的名称。并用粉笔快速地在黑板上勾画出这种物品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生:…… 小结:在摸的时候不能放过任何细节。 板书:质感、细节 3.对物评述 同学们对照摸出的实物,对摸物的同学描述的情况以及猜得是否准确。点评同学背画的图形,说说优缺点。 师总评:除了注意物品的整体外形和主要特征,我们还要仔细反复的摸和感受物品局部的细节部分。 板书(局部、细节) 师出示用超轻黏土制作的物品范作,介绍可以用绘画或黏土制作来“背”出物品的形。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通过摸物品感受物体形体特征,然后凭借自己的记忆用绘画或粘土制作的形式表现出来。(板书课题:摸物背形) 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