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的主题是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在美苏对峙之时,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整个世界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形势,区域合作组织发展起来,发展中国家逐步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走向复兴的西欧,联合自强,建立欧洲共同体;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产生;第三世界开始兴起。到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格局明显表现出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走向。本课在整个单元中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前一课是它的大背景,后一课是它的延续。本课的核心问题是两极格局下,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二、学情分析: 本课涉及知识比较广泛,学生知识整体化把握能力弱,要注意整合教材,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突出主题。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地图、图片、材料或其他媒介来说明历史问题,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三、教学目标: 1)知道欧共体的建立过程,分析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了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 2)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吸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 难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引导法,提问法,阅读教材法,激发法、思考分析,讨论法,总结归纳法,合作学习法等。 六、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黑板、教科书、教案等。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回顾前课】 【导入新课】材料一 欧共体总部大厦、中国改革开放后农业大丰收、日本太阳神塔、不结盟运动会议四张图片 材料二 主要国家对两场战争的态度和立场 国家 朝鲜战争 伊拉克战争 苏俄 支持中朝作战 反对 中国 遭受侵略,抗美援朝 反对 日本 成为战争的大后方 提供经济支持 法国、德国 参加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 反对 英国 参加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 参加对伊拉克作战 问题探究:四张图片和各国对两场战争态度的不同表明了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明显反映出了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产生这种世界格局趋势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具体就是由于联合的欧洲、日本随着经济实力提升,在政治上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不断加强;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壮大并走向联合;美国实力相对衰落。 【讲授新课】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多媒体显示:欧共体总部大厦 材料一如果我们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否则,欧洲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 ———《阿登纳回忆录》 材料二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 ———《舒曼计划》(1950年) 材料三“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维克多·雨果 设问:欧洲统一的原因是什么? ①二战后丧失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 ②各国战后经济凋敝,出现政治危机和社会动乱。 ③美苏争霸的影响。 ④在经济发展中需要联合。 ⑤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 ⑥直接原因:促使法德和解。 设问:欧洲联合过程怎样? 1950年“舒曼计划”的提出;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1993年欧盟面世;1995年成员国扩大到15个;1999年欧元在11国启动;近年决定建立欧洲快速反应部队。 特点:成员国不断增加;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发展到多种经济领域;从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外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