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681789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上《7.1分物游戏》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220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北师大,小学,数学,7.1分物游戏,教案
  • cover
7.1分物游戏 1、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 2、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会用图示(连一连、圈一圈、画一画)或语言表述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 3、经历与同学讨论、交流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创 设了许多“分一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解决生活中平均分的问题,深刻体验平均分的意义;在丰富体验的基础上,来初步认识除法的知识。“分物游 戏”是小数目的平均分,通过“分一分”的操作过程,使学生感受随意分与平均分的区别,体会平均分的意义。学生会初步的学会用图示的方法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 关的简单问题。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分的意义,经历平均分的过程。 教学难点: 掌握用图示或语言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分物游戏 师:今天是小松鼠的生日,它邀请了一些好朋友一起过生日。快看看都有谁吧(出示课件)小松鼠还为他们准备了一些好吃的,作为主人要把这些食物分给他们。你们愿意参加小动物们的分物游戏吗?(板书:分物游戏)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活动2【活动】动手操作 探究新知 ? 活动一:分桃子 (1)“4个桃子要分给2只小猴,可以有几种分法呢? 学生先想一想,然后说一说是怎么分的。 生1:分给两只猴子每只2个。 生2:左边的那只小猴3个桃子,右边的那只小猴1个桃子。 生3:左边的那只小猴1个桃子,右边的那只小猴3个桃子。 (2)师:这三种分法你更喜欢哪种呢?为什么? 生:第一种,因为那样分最公平,都分得一样多的桃子。 〖设计意图:从具体的生活情境出发,初步感知“平均分”,建立“得到的一样多”与“平均分”的等价性。揭示“平均分”的意义。〗 活动3【活动】动手操作 探究新知 活动二:分萝卜 (1)师:小松鼠喜欢公平的孩子,所以希望你们帮小兔来分分胡萝卜。(出示课件) 师:要把一堆萝卜分给3只兔子,每只兔子分到的萝卜一样多,你会分吗? (由于不知道萝卜的数量,学生只能尝试一根一根地分。分完一次之后知道了数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试着分一分。) 学生活动:请你拿出圆片代替小兔,拿出小棒代替萝卜分一分。分之前老师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你能把你分得过程展现出来吗?也就是说你每次分几个,分了几次,最后每只小兔分到几根萝卜。 请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分法。边分边说。 生1:我每次给每只小兔分一根萝卜。分了4次。最后每只兔子分到4根萝卜。 生2:我第一次给每只小兔分一根萝卜,第二次给每只小兔分2根萝卜,第三次给每只小兔分1根萝卜。最后每只小兔分到4根萝卜。 (2)师:比较下刚才几位同学的分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3)师小结:刚才我们给小兔分了萝卜,虽然我们分得过程不一样,但是最后每只小兔都分到一样多的萝卜。像这样最后每份分得一样多或者同样多的这种分法就叫做平均分。(板书:? 一样多?? 平均分? ) (4)生谈谈自己对平均分的认识,通过4道练习题加深对平均分的意义的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通过实际操作与语言表述,感受、体验平均分物活动中方法的多样性与结果的一致性〗?? 活动4【活动】动手操作 探究新知 活动三:分骨头 (1)师:15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小狗分到几根?请问:平均分给3只小狗是什么意思? 生:指每只小狗分到的萝卜一样多。 师:你从哪儿看出要分得一样多? 生:平均分 (2)老师非常想知道同学们是怎么分的,可是又想把这位同学的过程保留下来。除了摆的方式还有其他方法把你分得过程记录下来吗? 生:画图 活动四:画图 师:我们试一试看能不能把自己分得过程用画图记录下来。 汇报:请一个同学展示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