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课 圈圈绕绕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圈圈绕绕》是这一单元的第二课,主要学习使用while语句实现循环,还有一些控制钢笔的命令和如何画圆,并学会使用break语句跳出循环。“画个圆圈”这一模块中介绍了小海龟画圆时所使用的命令。“画多个圆圈”这个模块用一个示例运用画圆语句,并为while语句的学习做了铺垫。“while语句”这一模块通过解决上一模块遗留的问题,学习while语句的使用。“画一组同心圆”通过画同心圆的实践探索学习了t.down()和t.up()语句。“画螺旋线”这一模块学习使用各种画图命令来绘制螺旋线。“break语句”这是本节的最后一个知识模块,这个语句是介绍break来控制程序跳出循环,利用实际例子体现出它明显的作用。学习完本课后,学生应该能够熟练掌握控制小海龟钢笔的一些语句,以及while循环语句的使用特点,并与for语句加以对比区分。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对外界事物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很乐意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要结合案例,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while语句,钢笔的控制语句和break语句都是学生比较陌生的,甚至是初次接触的知识点,教师应尽可能设计有趣的案例来进行教学,营造一种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三、教法建议 程序设计语言,本质上说是一门逻辑性较强、抽象性较高、枯燥乏味的课程。但是本单元利用海龟绘图来将for和while两类循环语句教授给学生,实则打破了原本课程枯燥的特点。所以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仅供参考):本节课是一堂注重操作和实践的课程,教师通过利用有趣生动的案例来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任务的实施,学生通过分析、实践、实验进行整体把握知识点。由于是直观性的画图内容,大部分学生都会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对于那些基础差的学生,我们应该多注意并给予帮助。教师可以在全班展示优秀的作品并进行评价,让学习效果得到及时的反馈。 四、参考教案 科目 信息技术 年级 八年级 班级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课题 圈圈绕绕———while语句及其应用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钢笔的控制语句t.circle和while语句的使用。 2.知道for语句与while语句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for语句与while语句的不同情况使用对比,学生掌握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 2.任务的实践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精神,并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2.任务的层次性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利用while语句和钢笔控制语句画出图形。 难点: 判断使用while语句和for语句的不同情境。 板书 设计 示意 框图 圈圈绕绕 画圆圈 while语句 画同心圆 画螺旋线 break语句 教 学 准 备 知识准备:Python程序编辑基本语法知识。 硬件准备:多媒体计算机。 软件准备:Python3.7。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意图 时间 一、课前导入,问题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利用小海龟的钢笔绘制正方形等图案了,通过Python中控制钢笔的语句实现钢笔在画布上“挥洒自如”地做画,并且学会只用for循环语句让重复代码变少变简洁。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控制画笔画圆的语句,并且还要学习for语句的“兄弟”———while语句。同样是循环,但“兄弟生来是两家”,看看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引入任务,明确目标,激发学习兴趣。 2’ 二、画个圆圈 1.t.circle(x) 【操作演示】t.circle(x)是控制钢笔在画布中画一个半径为x的圆。 输入代码,将x替换为数字,即为所画圆的半径。 2.画多个圆圈 实践任务1:要学生利用画圆的语句编写代码,让小海龟画出以下图形。 看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