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687659

2019年第十一届全国初中数学优质课: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4.1有理数的乘法(说课课件+教学设计及点评)

日期:2024-05-20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9473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9年,有理数,点评,教学设计,课件,乘法
    1.4.1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点评稿 本节课类比有理数的加法法则,通过归纳“变号规律”,得出“负负得正”,引导学生经历用“变号规律”归纳和总结得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进而通过运用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解决负数乘正数、正数乘负数、负数乘负数以及实际情景问题如“登山问题”等. 让学生感知学习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重要性和必须性. 以教师引导为主的学生观察、发现、合情推理、不完全归纳、总结等活动过程,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 整节课凸显以下特点: 1.类比探究式引课,教与学有的放矢.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类比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使学生明确两个有理数相乘的运算对象,以及要获得两个有理数相乘的结果(积),也要从积的符号和积的绝对值两方面来探究. 为下面探究、归纳负数乘正数、正数乘负数、负数乘负数的法则的得出给出了方向,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了方向. 目的性更强. 2. 归纳探究、培养学科精神. 本节课通过运用小学学习的乘法的意义和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发现、归纳、总结,进而归纳、验证、提炼出了变号规律,是培养和拓展学生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的价值体现.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言必有据的学科的理性精神. 将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立足点和落脚点. 3.经历、体验学习方式,积累活动经验 本节课设计的初衷就是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经历探究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发现—归纳—总结的数学思想;建立数感和符号感; 体验类比、分类谈论思想、经历不完全归纳法和合情推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积累数学的活动经验. 4. 教学设计精心,引发学生深度思考 本节课运用了人教版合情推理方式,归纳出“变号规律”,得出“负负得正”, 采用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探究过程更多的是教师引导为主,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提出问题,层层递进、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的兴趣. 总体而言:执教老师教学环节设计合理,教学思路清晰,探索过程中各个阶段之间衔接自然,符合课标理念. 教学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从“变号规律”再到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得出的过程,使得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综合能力有了长足的提升和发展. 作业的分层布置,体现了“要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的理念.本节课较好的完成了预定目标的教学任务.乌鲁木齐市第八十中学 1.4.1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 内容和内容解析 1 . 内容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及其应用. 内容解析 小学已经学习了乘法的意义、乘法法则和乘法的运算律. 引入负数后,就会有新的乘法情况的产生,如:负数乘正数,正数乘负数,负数乘负数,负数乘0, 小学的乘法法则和乘法运算律的适用范围是正数乘正数,正数乘0. 那负数乘正数,正数乘负数,负数乘负数,负数乘0如何解决? 再者,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出现有负数参与的乘法运算,如:用正负数表示气温的变化量,上升为正,下降为负.登山队攀登一座山峰,每登高 气温的变化量为 ,攀登 后,气温有什么变化?所以得有一个运算的统一的规则. 当然规则的得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观察、分析、归纳、总结才能得到.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归纳过程,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目标和目标解析 目标 (1)类比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使学生明确两个有理数相乘的运算对象,以及要获得两个有理数相乘的结果(积),也要从积的符号和积的绝对值两方面来探究. (2)在学生探究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收获中获得满足感、成就感 . (3)利用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解决简单的有理数的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