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69857

人教版生物第二册第六章第四节基因突变教案(浙江省温州市)

日期:2024-06-01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3次 大小:189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基因,州市,浙江省,教案,突变
  • cover
生物变异教案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2、了解人工诱变育种的应用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比分析、逻辑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探讨的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介绍人工诱变育种方向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丰富而具体的实例来培养学生客观的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基因突变的概念和意义 基因重组的概念 难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 解决策略:运用大量的实例进行对比分析去解释抽象的概念 三教学安排:2课时 第1课时:生物变异的了解(10) 基因突变的概念(20) 特点(15) 第2课时:人工诱变育种的应用(15) 基因重组的概念(20)意义(10)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设备 影象 图片 五、教学方法:常规教学和多媒体教学 六、教学方式:师生互动的合作型 七、教学过程 基因突变 [导入]: 在前面的课堂中,我们了解了生物的遗传问题。知道了控制生物性状的主要的遗传物质是DNA,当然性状也受环境的影响。性状在从亲代传到子代时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呈现一定的差异性,这就是生物的变异。 在日常生活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但是每一只瓜和每一颗豆都不一样。“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可想而知生物的变异在我们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那究竟生物的变异是如何产生的呢?又有哪些特点呢?我们今天就来一起学习一下“生物的变异”这一节相关的内容。 [教学内容] (一)生物变异的初步了解 1讲述:在生物环境的大千世界里,无奇不有。而正是生物的变异使我们的世界变的更加的绚丽多姿,富有生气。生物变异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呢?我们首先通过几张图片来大致的了解一下。 2展示:(1)普通的玉米种子种植在肥沃的土壤中,给予充足的阳光和水分,结出的是粒多饱满的种子,但是再把这些种子种下去结出的仍就是普通的种子。(2)太空椒(经过太空遨游,也就是经过辐射的)和普通椒相比,太空椒具有明显的优势,果实肥大,把其种下去后结出的仍是太空椒 3提问一:籽粒饱满的玉米种子和普通的玉米种子相比,太空椒和普通的青椒相比,他们之间有明显的性状差异,原因是什么呢? 回答:发生了变异 提问二:籽粒饱满的玉米种子长不出同样好的种子,却结出的是普通的玉米种子。 而太空椒仍然是产生的是太空椒而不是普通的青椒,这又是为什么呢? 回答:生物的变异有些可以遗传,有些不能遗传。玉米种子的变异是环境变化而引起的,是不可遗传的变异,而太空椒经过辐射后,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提问三: 因此生物的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请同学们想想在生物界中究竟是哪一个变异占有优势地位呢? 回答:可遗传的变异,只有可遗传的变异才能把生物的性状稳定的保留下去,使生物界的物种呈现多样性。 提问四:古代女性有裹脚之习惯,也就是所谓的三寸金莲,请问这是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吗? 回答: 不是,是人为的改变了环境,是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经过上述讨论,大家对遗传变异有了初步的了解,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变异的主要类型,而它的来源又包括以下三方面: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接下来我们就重点的从这三方面来深入的学习生物的可遗传变异。 (二)基因突变的概念 1讲述并用图片展示:大家都知道红细胞在人体内的作用,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正常的红细胞是圆饼状的,而异常的红细胞常呈镰刀状,运输氧气的能力很低,很容易破裂,使人患溶血性贫血,严重时会使人死亡,这种镰刀型贫血症是由于基因突变所引起的。 镰刀型贫血症是一种异常血红蛋白病。一旦缺氧,患者红细胞变成长镰刀型,血液的粘性增加,引起红细胞的堆积,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