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699397

15无言之美 课件+素材

日期:2024-06-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225856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无言,之美,课件,素材
    课件22张PPT。导入新课 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在文学作品中,语言之先的意象,和情绪意旨所附丽的语言,都要尽善尽美,才能引起美感。 同学们,在各种精彩文章评论中中我们经常看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何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言不及义”“言不尽意”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带着问题去学习朱光潜先生的《无言之美》,细细体味语言的魅力。导入新课无言之美走近作者走近作者朱光潜(1897年-1986年),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主要编著有《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谈美》《诗论》《谈文学》《克罗齐哲学述评》《西方美学史》《美学批判论文集》《谈美书简》《美学拾穗集》等,并翻译了《歌德谈话录》、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G.E.莱辛的《拉奥孔》、G.W.F.黑格尔的《美学》、B.克罗齐的《美学》、G.B.维柯的《新科学》等。走近作者朱光潜三立座右铭 ●第一次,是在香港大学教育系求学时。他以“恒、恬、诚、勇”这四个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这四个字不仅集中反映了朱光潜先生求学时的精神状态,而且贯穿了他的一生。朱光潜先生曾说:“这四个字我终生恪守不渝。” ●第二次,是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时。他给自己立下这样一条座右铭:“走抵抗力最大的路。“从此,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学研究中,终于写出了《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具有开创意义的论著。 ●第三次,是在20世纪30年代。座右铭共6个字“此身、此时、此地”在这条座右铭的激励下,朱光潜先生不断地给自己树立新的奋斗目标,在他80多岁时,依然信心十足地承担起艰深的维柯《新科学》的翻译任务。走近作者 意蕴( ) 附( )丽 笼( )统 狡黠( ) 蛾( )眉 寂寥( ) 谚语( ) 心旷神怡 ( ) 栩栩( )如生 目不忍睹( ) 信手拈来( ) yùnfùl?ngxiáéliáoyànd?niān读准字音yíx?检查预习 心旷神怡: 轻描淡写: 栩栩如生: 目不忍睹: 信手拈来: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眼睛不忍看,形容景象很凄惨。词语解释原指描绘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地着笔。 现多指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信手:随手;拈:用手指捏取东西。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检查预习 第二部分:主要描述音乐讲究“无声胜有声”,美术也有“无言之美”,文学作品更有“言不能尽意,更不必尽意”的道理。第三部分:总结说出来的越少留着的阅读,引起的美感越深越真切,这就是无言之美吧。第一部分:引用孔子的话引出“无言”这一话题,提出“言”与“意”。理清结构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 作者首先从孔子和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话题;作者认为要探究“无言”的意蕴,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 2、请阅读表达言意关系的语段,用一句话概括言和意的关系。 言所以达意,然而意是决不是意可以言答的,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缥缈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穷的。以言答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细读感悟 3、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 所谓文学,就是以言答意的一种美术。 4、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尽善尽美的条件,作为以言答意的文学,能否满足这个条件?不能达到这个条件,文学是否还能达到美呢? “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旨意”,因此难以满足尽善尽美的条件。但文学依然有“美”的境界,因为作者认为对于表达全部旨意,不仅是文学,“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且不必”,意思是意志不能也无必要全部清楚的用言语表现出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