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699450

人教版必修一 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件37PPT

日期:2025-04-2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3次 大小:43755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必修,第四,明清,君主专制,加强
  • cover
(课件网) (情景创设) 明朝钱宰被征编《孟子节文》散朝回家吟诗道:“四鼓冬冬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上朝,朱元璋问他:你昨日的诗作得好,不过我并没有“嫌”迟啊,改作“忧”字如何?钱宰吓得连忙磕头请罪。 这个小故事说明了什么? 第一单元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标要求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 认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探究与思考的问题 1、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2、为什么明朝要废宰相,设置内阁?如何评价宰相制度的废除? 3、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区别。 4、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5、为什么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胡惟庸案大捕杀 胡惟庸任丞相七年。朱元璋感到胡惟庸是极大威胁,以“擅权枉法”罪把他逮捕,并将其处死,牵连被杀的官员贵族达3万余人,史称“胡狱”。 1、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頏,不敢相压。事皆朝庭总之,所以稳当。 2、1376年,明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废除总揽地方军政大权的行中书省,设立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分管地方行政、军政和监察。三司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这样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也随之扩大。那时,掌握实权的丞相胡惟庸骄横跋扈,擅权专恣。1380年,明太祖诛杀胡惟庸同时下令废除中书省和丞相, 3、元氏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请大家阅读课本P16第一目相关内容,并结合这两段材料,归纳废除宰相的原因。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 (1)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直接原因) (2)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历史原因) (4)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根本原因) (3)具体原因:废行省,设三司,宰相职权扩大; 评价 宰相制度的废除 1)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易造成宦官专权; (3)皇帝政务繁多,负担加重; (4)采取补救措施,内阁制应运而生;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弊端日益显露 按照中国古代传统的政治观念,宰相制度是“贤人政治”的体现,可以适度弥补君主世袭带来的一些弊病。废除宰相之后,官僚机构对皇权的调节机能大为削弱,政治正常运作受到严重影响,其恶果在明朝中、后期得到了充分体现。故后人云“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明太祖朱元璋 资料回放 据统计,洪武十七年(1384年)9月14日至21日,内外诸司奏事札达1660件,共3291事,即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 件、 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说明什么?直接原因? 207 411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宰相制度的废除 内阁的出现 原因:废相后皇帝负担加重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二、内阁的出现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7内容,然后归纳内阁创立、发展的过程。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宰相制度的废除 内阁的出现 原因:废相后皇帝负担加重 内阁的出现与发展 内阁的创立与发展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宰相制度的废除 内阁的出现 原因:废相后皇帝负担加重 内阁的出现与发展 3评价: 不是法定的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其存留,职权大小完全取决于皇帝。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法定,制度赋权 非法定,咨询机构 参与决策 无决策权 一定程度制约皇权 不能制约 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 宰相制 内阁制 相同(相似) 不同 地位 职权 对皇权作用 内阁首辅 = 宰相 ? 性质:历史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